高考後沒感到的差距,其實留在了畢業後

9月開學季,各學校迎來的除了正常升級的學生之外,還有一批可算得上是“最有壓力”的一群人,他們就是

高考後的復讀生。

網上有那麼一句話,非常詼諧地形容了高考後全國的狀況:高考,不過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愁愁愁愁愁愁......

喜的千篇一律是金榜題名,愁的百態萬千:可能是名落孫山,求學遠赴他鄉,亦或是未能錄取心儀的院校。

高考後沒感到的差距,其實留在了畢業後

因此許多考生在高考後,不得已只能選擇復讀。其中就不乏我們眼中的高分考生,有的即便考了600多分也還是不滿意,在高要求下選擇再次回到備戰高考的高壓環境中。

那麼,究竟是為什麼要苛責至此?

因為想進名校?那所謂的名校真的那麼重要嗎?

其實,高考後沒感到的差距,其實留在了畢業後。


1.高考只是一場考試,考後的才是人生

相信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後會有這樣一種感觸:高考不過是一場考試,高考後的才是人生。

原因不外乎是因為人生中的坎坷還有很多,高考只是眾多凹凸中出現的較早的一個。

話雖如此,但不可忽視的是高考卻是最能改變後面人生走向的一個坎,它能決定你今後的人生是走的相對平坦順暢些,還是經歷更多的坎坷。

人的煩惱,八成是沒錢造成的。所以從錢來看高考,可能更能讓你明白,名校與非名校的差在哪兒。

近日,中國薪酬網,公佈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榜單涵蓋了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調研樣本數量達到281萬人),對各高校2013、2015、2017屆畢業生在2017年的平均薪酬狀況進行了排名。


高考後沒感到的差距,其實留在了畢業後


高考後沒感到的差距,其實留在了畢業後

從排行榜可以看出,清華北大終佔據高位,且大多數高薪酬畢業生均來自985、211類名校。對比排行榜末尾學校,足足產生了5000-6000的起薪差距。而這麼大的差距來源,除了來自地域,更是工作單位間的差距。

現在許多擁有雄厚實力的企業單位,對應聘者的要求往往都十分苛刻,有時候沒有張名校的畢業證,有時候真的沒有底氣甚至沒有資格去投出那張簡歷。

有時候,同樣的工作,別人從985畢業,自己孩子是普通本科畢業,別人拿2萬月薪,自家孩子卻只能拿到2000。你不苛責子女,未來工作就會苛責他們。


2.名校的背後是優質人脈和上層圈子

前段時間,烏鎮大佬聚餐的照片,想必大家都已經看過。

看看這一大桌的大佬,身價加起來超過5000億。而當大家還在興奮的談到丁磊帶了“豬和雞”,要承包烏鎮食堂時,有細心人發現,自己擠不上這餐桌不單單是錢不夠、顏不湊,更是少了一張名校的畢業證書。

因為,他們一個個竟還都是學霸出身。

高考後沒感到的差距,其實留在了畢業後

這可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2016年,《國際金融報》的記者對中國A股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教育程度做了分析調查。最終帶調查結果顯示:在這500高管彙總,84%擁有高學歷,48%畢業於985高校。薪酬前十的董事長,有9位都畢業於名校。

優秀的教育資源是稀缺的,全世界都一樣。名校匯聚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更聚集了一批最優秀的同類人。

對於每個考生來說,所選擇的不僅僅只是學校,更是具有同一頻率的圈子,而這個圈子,可能就直接決定了你的未來。


3.同齡人的影響力,遠超父母的耳提面命

《荀子》中說:“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

講的是把一個人放進什麼樣的環境裡,他的“習性”就會自然而然跟著改變。

對於三觀正在養成的學生而言,如果周圍都是混日子的同齡人,出於模仿欲和本能的安全感,孩子會自動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去努力合群,迎合周圍人的價值標準。

同齡人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過父母的耳提面命與提醒嘮叨。

所以說,選對了學校,就是在人生這個真實殘酷的戰場上,選對了戰友。有了他們的神助攻,奮鬥之路也將走得更輕鬆。

高考後沒感到的差距,其實留在了畢業後

4.新視野:不過獨木橋,改走通天道

你可知,其實考入名校不一定非要走“高考”這座千軍萬馬的獨木橋。換種身份,去參加華僑生聯考,就能讓孩子走寬闊的通天大道!!

華僑生聯考,又稱“華僑港澳臺聯考”、“華僑港澳臺聯招”是指我國為了照顧生活在我國港、澳、臺地區以及國外華僑生而專門設立的一項升學考試,是平行於全國“普通高考”(統考)的另一種升學形式。

現在國內共有160所一本大學+147所二本大學參與招生錄取,中國各頂尖大學全面覆蓋(含北大,清華在內)。

相比普通高考,華僑生聯考不僅競爭小、錄取率高,而且所考科目大部分範圍劃定在初中,且高中部分內容難度較高考難度降低很多。

一般國內要上700分才有可能被錄取的北大清華等名校,華僑考生只要400-500分就可以輕鬆躍過,專業選擇上更是自由許多。

高考後沒感到的差距,其實留在了畢業後

那麼,如何讓子女擁有華僑生身份?我覺得未生育的的可以考慮美國產子計劃,將孩子生在美國。但是對於已經有孩子的,也許移民海外獲得綠卡便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這些你都不能夠辦到,那麼就只能讓孩子努力拼搏,每年與近千萬考生一同競爭了......作為一個學生的家長,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