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的名校頭銜,真的很重要嗎?

對於幾個月前剛剛經歷過高考的同學,以及正在準備2019年考研的同學來說,選擇一所合適的院校非常重要。許多人都說,沒有211、985的名校光環,以後就業很困難,許多想去的公司根本就沒有資格面試。但比如像首都醫科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財經類院校中東北財經雖然不是211,但實力都很強勁啊。

所以,985、211的頭銜真的那麼重要嗎?沒有考上名校就真的前途無光嗎?下面讓我們聽聽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吧。

985、211的名校頭銜,真的很重要嗎?

網友明月窺人:

我的一個哥哥在天津大學讀書,前不久華為在天大招聘,一個天津雙非學校的學生帶著自己的電腦,在華為不知道他不是天大學生的情況下,填寫報名表,後來被華為的人知道他不是天大的,華為的人問:你有什麼特長? 那個人反問到:你們需要什麼樣的人?

然後說了一會,最後華為的人當場拿出電腦讓那個人做個測試,那個哥們堅持在自己的垃圾電腦上演示...(我也記不清我哥當時給我說的啥了,對計算機不太懂,好像跟系統有關)就是一個不是太刁鑽的操作,那哥們用一種他自己研究出來的什麼方法,省了好幾步的那啥就完成了,被華為的人猛誇後第一個被華為錄用了。只要有實力,專業夠精,就有施展才華的地方。什麼985,211都是思維定式,你別被他們鉗制了。

網友太陽系儀:

幾年前找工作,在招聘會的時候,排隊,我前面是個很知性淑女的小姐姐。然後隊伍很長,我開始跟她聊天消遣時間。小姐姐給我看了她一大疊,真的是一疊的證書複印件。我「你真厲害,參加這麼多比賽啊?!」於是小姐姐既高興又自豪地跟我介紹了社團優秀幹部啊,演講比賽啊,運動會獎狀啊等等等等。小弟我聽得目瞪口呆,小姐姐真是多才多藝,我內心已經開始幻想以後跟小姐姐成為同事的日子了……終於輪到我們面試了,小姐姐先進去,還不忘回過頭朝我一笑,好甜。我還沉浸在她的甜美笑容中,她就出來了,一臉沮喪「他們說只要211的……」我「啊?你不是說你是一本嗎?」小姐姐「但不是211啊,你們學校是211麼?」我「是啊……」小姐姐「……」我當時依舊不忍心告訴她,這招聘會來開的學校就是我們學校啊,我起床換上一身帥氣西裝就走過來了,而聽小姐姐說她昨天就坐了3個小時高鐵才到的,車費加住宿來回就要一千了……

網友九寨溝段子手:

個人覺得,唯學歷論要不得,非學歷論更要不得;就像形式主義可以不要,但形式不能不要。如果你是老闆,相同能力情況下,一個學歷較高,一個一般,你會優先選擇哪一個?

如果學歷一般,那就使勁提高能提高的能力為自己加分,除了這條路,我不知道還有其他路,但至少這也是活路一條吧。簡而言之一句話:東亞現代教育制度,名義上一種培養人才的制度,實際上是一種篩選人才的制度,用大白話說,就是一種淘汰制度。機會只有那麼點,需要機會的人卻那麼多。大學的真正作用是決定誰能進入到那個崗位上去。社會已經提供了機會,至於如何得到那個機會,那是你的事。所以加油,不要放棄。

網友弗蘭克揚:

當你所處的專業和行業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行業還在快速的擴張期。這些名頭就不怎麼重要,就像十幾年前的計算機行業一樣,急需人手時就英雄不問出身了。如果一個行業趨近於飽和了,就會象徵性地設置一些門檻兒了,比如211起,碩士起。

如果是嚴重飽和的行業,就會映襯出一堆近乎變態的要求了,比如第一學歷985,比如有指定清單隻要哪幾所學校的甚至是隻要哪幾個課題組的,比如教育經歷從高中開始寫。

所以,當你聽一個人說什麼重要不重要的時候你要看他是站在什麼立場說的,有可能他是十年前二本計算機畢業的,說很重要的有可能是去年剛從哈佛拿到化學博士學位的,憑藉優秀的第一學歷和publication奪取國內名校教職崗位。所以,在你選擇相信一個人的話的時候,你需要考慮的是,你們真的一樣嗎?

聽過了那麼多網友的分析,小編想說,對於應屆畢業生,標籤還是很重要的,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起點,名校本身就是對你能力的證明;但是,隨著工作年頭越多,標籤的作用會逐漸降低,經驗及履歷的作用會逐漸上升。學歷很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對於沒有名校頭銜的同學來說,必須加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此來彌補學歷的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