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有個「花園村」

□渠超 本報記者耿向文

九月的鶴崗秋高氣爽。雖然盛夏已過,可到蘿北縣名山鎮江紅村品江魚、觀秋色、賞村貌的遊人絲毫不見減少。

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好玩的旅遊景點這麼多,地處偏遠的江紅村,為啥能吸引遊人前往?正如佳木斯遊客周女士所描述的那樣:“在江紅村能品到別處品不到的純正江魚,更能看到在別處觀賞不到的絕美佳景。站在村中環視四周,就像置身於山水畫中一樣,美得讓人心醉。”

走進江紅村,到處是綠樹鮮花。只見通村水泥道路筆直寬敞,硬化巷道通到各家各戶,每家庭前院後都花團錦簇,綠樹成蔭,村民在文化廣場上休閒健身,歡聲笑語盪漾在黑龍江畔……近年來,江紅村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還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帶領村民栽花種草搞綠化,全力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先後被評為省級生態村、省級文明村、市級文明村鎮標兵等榮譽稱號。怪不得周邊鄉鎮群眾都羨慕地說:看人家江紅村的老百姓,那可是天天生活在‘花園’裡呀!”

之所以被稱為“花園村”,是因為這些年,江紅村在綠化美化上投入的精力實在是太大了。據瞭解,江紅村共有100多戶人家,以前主要以農業和漁業為主,村民每年人均收入不足萬元,且村內道路等基礎設施陳舊,村民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村民收入也得到了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越發強烈。為此,村“兩委”不斷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相繼硬化和完善了通村路、村內路和溝邊溝等基礎設施建設,並整治了村內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現象。同時,還對村內的環境衛生進行了全面整治。

為了建設好自己的家園,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潔靚麗,村“兩委”還“趁熱打鐵”,帶領村民在村內主路和7條巷路的兩側栽種了花草和樹木,進行綠化和美化,使整個村莊映襯在鮮花綠樹之中。

先前的“泥水路”變成了現在的“水泥路”,以前的髒亂差,更是變成了現在規範有序、整潔靚麗的“世外桃源”。這一前一後的鮮明對比,讓村民倍加珍惜,並結合村裡開展的綠化美化工程,紛紛行動起來,在自家門前和院內種上了豔麗的鮮花。在後期的管護中,村“兩委”充分發揮黨員和婦女作用,在每條主巷街道確定了一名黨員負責管理,每家每戶實行門前包片管護。此外,江紅村還制定完善了村規民約等制度,並一直堅持開展“除陋習、樹新風”環境整治行動和“最美庭院”“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使群眾建家園、愛家園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江紅村是名山鎮黑龍江江畔的小漁村,出村不足百米即到江邊。多年來,每到夏季都有五六戶村民在此經營餐館兒,最拿手的就是純正的黑龍江魚,這在本縣、本市乃至周邊都很有名氣。去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北國魚米之鄉的決策部署,江紅村又把“魚滋米味”山村餐飲區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不斷提升沿江餐飲區的服務功能。目前,在包保單位市林業局的幫助下,已建設了沿江長廊,安裝了路燈,統一了柵欄。此外又栽種了茶條槭、榆葉梅、花楸、雲杉球等綠化苗木3000餘株,栽種花苗3萬株,錦上添花般地為江紅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又增添一筆濃厚的色彩。

鶴崗有個“花園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