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未來11歲了,也該有危機感了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下一個10年,初音未來會怎樣?“虛擬偶像”領域,已經有了許多新變化。VTuber在日本引發起熱潮,4個月數量翻8倍。

8月31日,初音未來迎來了11歲生日。

她將“虛擬偶像”一詞帶到了大眾視野。

去年,她10歲生日,“魔法未來”活動曾吸引超過3萬人到場。

或許,不久之後你喜愛的動畫角色,也將以VTuber身份“出道”,登錄YouTube,發佈視頻甚至和你在直播中互動。

初音未來11歲,可能要迎接真正的競爭了。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去年就有了新的競爭跡象

就在初音未來度過10週歲生日之際,虛擬偶像的一次新的浪潮正在萌發。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通過在YouTube上發佈視頻而積攢大量人氣的虛擬YouTuber(簡稱VTuber)數量急速上升。到今年7月,VTuber數量超過4300人。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VTuber訂閱用戶數量變化)

VTuber在視頻中展現自己的生活日常,還能和用戶進行交流,在內容上及時反饋用戶意見。這種充滿日常感和互動感的可愛虛擬角色,給人帶來很多新鮮感。

VTuber中人氣最高的“絆愛”,在自己的主頻道中收穫超過214萬粉絲。

不過,VTuber雖然是新興事物,但在發展模式方面,對於初音未來等“老一輩”虛擬偶像也借鑑不少。例如,絆愛也將自己的3D模型免費公開,給予觀眾二次創作的空間;VTuber們也要推出音樂作品等。

而VTuber日漸高漲的人氣和影響力,也正逐漸轉化為商業價值。

根據日本Impress 《視頻配信業務調查報告書2018》結果顯示,免費視頻平臺的用戶(n=625)中,97.4%的人使用過YouTube,排在第一位。而使用LIVE視頻播放服務的用戶(n=282)中,YouTube Live同樣以67.4%的比率排在首位。

另據CA Young Lab發佈的統計數據,2017年日本YouTube市場規模比前年增加2.2倍,達到219億日元。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擴大至2017年約2.6倍,規模為579億日元。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於廣告,且非遊戲應用程序、家電、兒童商業材料、美容院等提供化妝品等服務的廣告主的宣傳需求增加,形成了多元化趨勢。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VTuber作為可以直接和用戶交流的渠道,不僅能夠對用戶產生宣傳效果,還會影響到用戶的消費行為。不少商家開始注意到VTuber們的廣告潛質。例如樂敦製藥今年就宣佈起用VTuber社員,用於企業宣傳活動。

隨著各大公司紛紛成立VTuber事業部門,以及VTuber製作運營公司的出現,不久之後,VTuber或將滲入到包括廣告、娛樂、教學等等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另一方面,手握眾多虛擬角色IP的出版社和動畫公司,也開始注意到VTuber的影響力。例如7月22日,為紀念《ONE PIECE》連載20週年,聲優田中真弓和山口勝平作為中之人,便錄製了一段10分鐘的特別視頻,讓路飛和烏索普也當了一次VTuber。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而連載了35年的漫畫《北斗神拳》最近也發佈消息要在今年11月將漫畫中的角色以VTuber身份出道,並且開啟了“中之人”的選拔會。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本身就自帶人氣的漫畫/動畫角色進軍VTuber,轉行起來難度係數小了不少。今後,也許你鍾愛的某個角色也會開通YouTube頻道,展現自己的日常,和粉絲進行互動、直播。

初音未來仍是“一姐”

“虛擬偶像”一詞源於日語“バーチャルアイドル”(Virtual idol),是一個經過日語本土轉化之後的和制詞彙。該詞最早流行於上世紀90年代,主要指代動畫、遊戲當中出現的架空的美少女角色。1994年開始德間書店intermedia發行過一份名為《Virtual IDOL》的雜誌,主要刊載的便是存在於電腦上的美少女遊戲角色。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隨著CG技術的發展,被稱為“世界第一位虛擬偶像”的伊達杏子誕生。

與伊達杏子同時期出現的,還有一位由コナミ公司推出的名為藤崎詩織的虛擬偶像,源自戀愛遊戲《心跳回憶》。這些虛擬偶像和真人偶像一樣,參加電臺節目、出售專輯CD、錄製電視節目、登上雜誌封面,一時間成為話題中心。後來出現的《偶像大師》《LOVELIVE!》也是在這條路上發展起來的後起之秀。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而2007年初音未來的出現,讓虛擬偶像再次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最初,雅馬哈開發的語音合成引擎VOCALOID雖然引入了“虛擬歌手”的概念,但並沒有專門輔之以視覺形象加以強調。直到日本CRYPTON FUTURE MEDIA公司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別推出自主研發的日語音源庫的VOCALOID,及其歌手形象MEIKO(女聲)和KAITO(男聲),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

通過MEIKO和KAITO的市場反饋,CRYPTON公司逐步明確了虛擬歌姬的發展方向:二次元形象+女聲。

於是,2007年8月31日,基於改良升級的VOCALOID2引擎上開發的新的軟件——初音未來,誕生了。軟件發售的前兩週便有售出近4000套的成績,而此後的一年中,初音未來更是創下了一年4萬多套的銷售記錄。

初音未來的成就不止於此。

2009年初音兩週年生日,舉辦了一場名為“mukufes‘09”的線下演唱會,萬人齊聚。此後,初音未來的演唱會除了在日本本土大熱以外,甚至開到了全世界,包括洛杉磯、新加坡、上海、香港、臺灣、蘇格蘭、雅加達等城市。同時,圍繞初音未來開發的衍生產品和聯動商品也不斷出現,類型不限於遊戲、粘土手辦、手機、痛車、食品、主題餐廳等等。初音還與其他巨星如LadyGaGa同臺演出,在各大品牌產品廣告中擔任代言……這時候的初音未來,儼然成為了一個超級偶像巨星。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初音未來大獲成功,除了製作方的創意和運營,可以說還得益於時代技術的進步和娛樂文化的發展轉變。

原本虛擬偶像的誕生就離不開技術的發展。初音未來“語音合成引擎+CG形象”的構成更是自帶強烈的科技感,足夠引發年輕人的好奇心。而應用全息、AR等技術讓虛擬形象降臨舞臺現場,則是將虛擬與現實的距離拉近了一大步,給觀眾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初音未來的背後,始終是由前沿科技和高端創意作為重要支撐的。

另一方面,初音未來既是一個角色形象,也是一款音樂軟件,它的主要目的是讓廣大音樂愛好者更容易地製作出自己的作品與他人分享。因此,初音未來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與日本的同人文化不謀而合。正如初音未來全球粉絲自發製作的紀錄片中所說的,在初音未來這一個聲音的背後,是無數人的聲音。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角色形象上,官方關於初音的設定非常少,除了每一代的外型以及身高、體重、擅長音域外,對於人物個性、背景故事都沒有做出限制。這就給二次創作留出了巨大的空間。在粉絲看來,每一首歌曲都是在賦予初音一種性格、一段故事。同時,CRYPTON公司對於版權採取了寬鬆政策——初音未來所演唱的歌曲的權利由詞曲作者享有;初音未來演唱歌曲母盤的權利在遵循軟件利用規則下歸數據製作者所有;初音未來所演唱的歌曲著作權,詞曲作者有權進行委託或由自己進行管理。在自由創作的同時,還能保留自己的權益,進一步商業化發展,無疑對創作者來說具有很大吸引力。正是早期的具有專業音樂製作人背景的P主所發佈的經典作品,推動了初音未來的音樂市場發展。

而初音未來能夠走出粉絲圈層、進入大眾的視野併產生廣泛影響,則要得益於當代流行文化對於新鮮事物的追求和新媒體傳播之便利。上到電視臺下到廣場舞廣播,當中國的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初音的《甩蔥歌》的時候,誰還會對“初音未來”以及“虛擬偶像”的存在全然不知?

與此前的虛擬偶像相比,初音未來以及V家的眾多虛擬歌姬成為偶像,最初並非由某個公司或者個人決定,而是無數粉絲共同創造出來的結果。

從性格、形象、歌曲、舞蹈到MV,愛好者都能夠深度參與其中。正是這份平等的、充滿愛的參與感,將初音未來同現實世界裡的粉絲以及粉絲與粉絲之間緊密地聯繫起來。

從這一點來看,初音未來這款音樂軟件,還具有很強的社交性。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初音未來出道11年的今天,虛擬偶像已從當初的“怪異”,發展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存在。今後,無論虛擬偶像的形態如何變換,初音未來仍然具有其獨特性,是人們心中永遠的“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初音未来11岁了,也该有危机感了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微博、知乎、界面、網易、企鵝號、QQ看點、B站專欄、貓眼、時光網等,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