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何都選擇最粗暴的方式處理問題?

美劇《紙牌屋》中有一個情節,一個16歲的花季少女因為夜晚開車的時候給自己男朋友發短信:路邊的水塔好像一個大桃子,而遭遇車禍身亡。於是很多人在新聞裡呼籲當初堅決不拆掉水塔的國會議員前去道歉。最後身為黨鞭的主角弗蘭克真的跑到女孩家裡懇求她的父母原諒,並且保證水塔晚上不再開燈,路邊增設安全柵欄等。

這一情節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如果這事放到中國, 大概多數人的想法都是:這個女孩活該,誰讓她邊開車邊發短信的。我覺得之所以大家會這樣想,是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美國人解決問題大都是透過問題表面解決深層次的東西,而我們則傾向於簡單粗暴地處理問題。

昨天我發了一篇反對大眾全民聲討娘炮的文章,被很多人指責我有一個扭曲的價值觀,娘炮不值得同情,娘炮不配擁有人權。我覺得這就是簡單粗暴的最直接的體現。記得有媒體說因為娘炮在熒幕上出現的越來越多,導致很多青少年模仿,長此以往,社會缺少陽剛之氣。可是為什麼沒有人想到:審核的人為什麼讓那麼多娘炮出現在電視節目裡呢?還有我們的教育難道真的不堪一擊,僅僅因為我們的學生多看了幾眼娘炮就會導致整個社會的轉型?

可能因為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我們遇到事情已經不再想深入追究,只是選擇最簡單的方式,比如娘炮多了就封殺,比如出車禍了不是怪司機就是怪乘客,比如滴滴出事就全民指責滴滴。或許我們在最開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可是很遺憾,我們的做法只是治標不治本。

所以有時候我們不妨學習一下其他國家其他地區人民的思維方式,比如娘炮問題,為什麼不將這個問題歸咎於審核機構的失誤呢?比如滴滴事件,為什麼不想想到底該如何有效監控這些人渣呢?

隨著社會的急速發展,我們每個人都活得很累,所以我理解大眾處理問題的簡單方式,畢竟生存已經不易,誰還有閒心去管別人?我就是希望,當這類事情再次發生的時候,我們至少能做到站在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至少不去跟風,至少有自己的思考。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