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熱衷於偷窺前任的朋友圈?|遠讀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偷窺前任的朋友圈?|遠讀

我們常忍不住去偷偷翻看前任的朋友圈。如果對方過得不好,你可能嘴上叫爽,暗地裡卻不免有些難受。而如果對方過得不錯,你或許挺開心,也或許心底不是滋味。這時候你會狠狠責備自己一句:“我何必手賤看前任的生活呢!我怎麼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呢?”怎麼辦呢?我們今天要講的《影響力思維(The Influential Mind)》,就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偷窺前任的朋友圈?|遠讀

本書作者塔莉·沙羅特(Tali Sharot)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實驗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工作於極為著名的 Affective Brain Lab。

塔莉說,我們對未知信息的渴望,如同性愛和麵包,是本能的生理需要。

人獲取未知信息的慾望並不特殊,在動物身上也有。遠古時候,猴子們根據對一個地方水果香蕉豐富程度的瞭解,來選擇遷徙時間。而鳥類則根據對大氣溫度的預知,選擇時機向南遷徙。對未知信息的掌握,是一種生存的必要。

你對前任的朋友圈很好奇,其實是你對未知信息充滿渴求。而我們對未知信息的渴求,其實不只在情感上,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有這種對未知信息的渴求。

比如,我們在工作中,會時常想去點開手機,看看今天買的股票漲沒漲、比特幣行情如何。這是由於相對於已知的繁瑣工作,我們對未知信息更感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願意去為自己的“無知”購買付費知識,而看到“成為百萬富翁,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這樣的標題,就忍不住想點開。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偷窺前任的朋友圈?|遠讀

那怎麼辦呢?這個世界有太多你不知道、卻感興趣的事情,該選擇哪一部分去深入瞭解?

對此,塔莉提出瞭解決的兩個方法,一個是“摘櫻桃式(Cherry-picking)”的擇取信息;一個是“心理計算器”。

摘櫻桃式的擇優選擇

為什麼我們經常手抽,禁不住點開手機看下買的股票漲沒漲?即使你並沒有買賣的意願。

塔莉說,要學會一種叫“摘櫻桃式”的擇優選擇,英文為Cherry-picking,即劃重點、看主幹,濾去細枝末節。

克莉絲汀·卡索是美國知名小說家,她的《玻璃王座(Throne of Glass)》在美國是幾乎與哈利波特比肩的奇幻作品。她說;

我從來不搜索自己的名字或者書……以防止打擾我的狀態。但我會從朋友或者出版社那裡獲得一些回饋,然後大致知道人們的評價。編輯或者出版部門會給我發一些精選的、具有代表性的的評論,這時我才會認真看。

美國前副總統迪克·切尼,每次入駐酒店時,他要求所有的電視都調到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因為,迪克·切尼是共和黨人,而該頻道算是共和黨的黨媒。他沒有必要在酒店還聽反對共和黨的言論,這隻會影響他的情緒。因為那些來自他幕僚收集的建議,才是他要解決的,也更加精準。

你看,克莉絲汀對於未知的讀者意見,有自己的處理方式:不去媒體上搜索細枝末節,而是認真閱讀編輯給她篩選的精選評論。迪克·切尼也會刻意屏蔽那些旁門媒體的攻擊言論,而是隻關注來自幕僚的精準信息。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偷窺前任的朋友圈?|遠讀

這個信息時代變化太快,太多未知的知識,該怎麼去深入學習?“摘櫻桃式”的選擇,就是省去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選取別人為你篩選的精華。比如,你可以去收聽一個你喜歡的知識平臺,關注一個精挑內容的公眾號。而對於“忍不住手賤去查前任朋友圈”的行為,你也可以找個靠譜朋友,代你去看下前任狀態,通過他的觀察,傳遞到你這的信息會更加精準、簡要,你也能更好地做出判斷。

自我應對的兩個“心理計算器”

當然,如果你不想麻煩別人,那麼你可以選擇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以“忍不住看前任朋友圈”這個例子來討論下。

  • 判斷行動是否能產生足夠的價值

這裡的“價值”是指,獲取信息後,你改變了某個信念或行動計劃。當你發現這種價值時,會傾向於獲取這個信息。而你清楚這種價值為 0 時,會傾向於不去獲取。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偷窺前任的朋友圈?|遠讀

你在思考要不要去看一下前任的朋友圈時,可以這樣分析一下。如果你覺得對前任的感情還很深,有言歸於好的意願,那麼“前任過得好不好”這個信息就存在價值:和好。這時,你會傾向選擇查看。而如果這絲毫不會影響你的生活,那麼它的價值則為 0,你就會認為沒有必要再去看了。

  • 通過預測結果,來決定是否行動

“未知”會讓我們做出最糟的預測,也可以做出最美好的假想。

偷偷去看前任朋友圈,是想獲得一個答案,要麼前任過得好,要麼前任過得不好。如果答案不是你想要的,那麼很容易給你帶來負面情緒,影響你的生活。所以,與其 50% 的幾率遭受前任生活狀態的情緒刺激,不如不去做這件事情。

如果你是因前任出軌或其他令人氣憤的行為分手,可以想象他的生活過得很糟,暗地裡叫爽。如果你和前任有很深的感情,即使分手你也還關心對方,那麼你可以假想他/她過得很好。

  • 轉移視線,重拾自我

我們說,獲取“前任過得怎麼樣”這個未知信息,就像性愛和麵包一樣。離開一個人,還有其他愛情在等待你。而沒有面包,你還可以選擇吃麵條。新的未知信息可以覆蓋舊有的未知信息。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偷窺前任的朋友圈?|遠讀

學會轉移目標視線。戀愛中,我們放不下一些人,是因為我們沒有遇到新的人。當你將好奇心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時,“前任過得怎麼樣”這個未知信息,就敵不過“對面這個男生看著不錯,不知道人咋樣”、“這個女孩怎麼會那麼吸引我呢”這些未知信息帶給你的“求知”慾望了。

重新找回自己的狀態,往前看,你的生活才不會偶爾因“前任過得怎麼樣”這樣的問題而抑鬱、煩躁。

小結

下一次面對未知信息的誘惑,你可以嘗試採用以下方法來應對。

一、“摘櫻桃式”的擇優選擇,即劃重點、看主幹,濾去細枝末節。

二、“心理計算器”:

(1)判斷行動是否能產生足夠的價值

(2)通過預測結果,來決定是否行動

(3)轉移視線,重拾自我

當忍不住想偷窺前任朋友圈,當時刻想點開手機查看股票、比特幣行情,當覺得這個世界太大、信息太多而不知道去學什麼的時候,你可以去試試 Cherry-picking、“心理計算器”,這或許能幫助到你。

塔莉說,對待生活的未知,就像探險一樣,答案可能讓你興奮,也可能讓你焦躁。應對它的時候,要像摘玫瑰一樣小心扎手。你可以小心翼翼地避開刺再去摘,也可以選擇不去摘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