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研究報告由中哲研究院提供

“新零售”一詞由馬雲在16年的雲棲大會上提出,至今已經出現大概兩年,提到到“新零售”,大部分人會自然而然將它和阿里巴巴聯繫在一起。不論是馬雲的”新零售“,還是劉強東的“第四次零售革命”還是張近東的“智慧零售”,歸根到底,是對傳統零售的重塑變革,成就的新零售。

然而,中哲認為:“新零售”之“新” 在於顧勢下的“變化”,其背後是整個零售市場在新技術和新思維的衝擊下,發生的新變化,內涵和外延不應該侷限於“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其核心是零售組成三要素“人”、“貨”、“場”三者的重新定義與關係重構;本質在於線上+線下+物流的融合與貫通,最終目的在於帶來消費者購物體驗的提升和企業運營效率的提高。

報告分為word版本和ppt版本,將結合word和ppt版本一起發佈。如果大家對報告有興趣的話可以在文章最下面留言區與作者進行互動,會及時回覆你的哦。

本期報告內容包括:新零售誕生及關注度、零售行業發展歷史、零售業市場分析、新零售驅動要素

下期報告內容:新零售行業市場洞察、新零售未來三大方向、新零售營銷要素分析、最新觀點:消費升級與新零售發展

WORD版本

新零售誕生及關注

一、“新零售”概念的誕生-依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各種技術手段,將線上線下以及物流打通,重塑零售業態的新形式。

從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關注度不斷提高,2017年被稱為“新零售元年”,也是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的明顯動作為主線,,各類新零售業態和元素集中爆發的一年。從百度搜索指數可以看出,新零售概念出現以來,人們對於新零售的概念關注度不斷提高。

二、“新零售”關鍵詞的關注-以區域熱度和用戶畫像進行分析

根據2016-2018年“新零售”關鍵詞百度指數圖示顯示,全國屬華東華南針對新零售的關注度偏高,說明在沿海一線城市,針對新零售的新模式,普遍市場接受度和實用度偏高。

根據2016-2018年“新零售”關鍵詞百度指數圖示顯示,30-39歲人群對其關注度偏高,其中男性明顯高於女性。

零售行業發展歷史

第一階段,傳統零售業(1850年代以前):

受制於技術的發展,還未實現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因此呈現為“前店後廠”的私人手工作坊和雜貨店(mom-and-pop stores)為主導的傳統零售業態。

第二階段,現代零售業(1850-1990年代):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和大規模生產的實現,1850年代,以“百貨商店”這一新零售業態的出現為標誌,傳統零售業開始轉型為現代零售業。

其特徵為多品類商品的集中陳列和規模化銷售、系統化的統一管理,並以連鎖店的形式,擴大布局範圍,覆蓋更廣的消費人口。

其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物質需求的提升,現代零售業又演變和細分出多種的零售業態:

  • 1930年代出現的“超級市場”以開放式貨架,開創了消費者自助選購商品的新體驗;
  • 1950年代開始衍生出便利店、專賣店、購物中心等多種細分業態;

從產品豐富性、品類專業度、產品品質、購物便捷性等各個維度全方位提升,緊隨消費者購物需求和偏好的變化趨勢。 

第三階段,電子商務(1990-2010年代):

1990年代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開始盛行,顛覆了“線下渠道為王”的傳統商品分銷,零售業從線下走往線上。線上渠道的發展使購物場所和時間不再侷限和固定,極大地豐富了消費者的購物靈活性。

同時,隨著科技進步、網絡及智能手機的高普及率,手機成為了消費者接觸市場最重要的媒介,移動端購物自2010年開始爆發式增長,成為驅動電子商務更上一層的新增長動力。

根據普華永道2017年全零售研究報告顯示,被調研的消費者(N=905)中,約52%的受訪者每週至少使用移動端進行網購一次,40%的受訪者每週至少使用PC端進行網購一次。

另一方面,電商也由與線下渠道互為獨立、相互競爭的關係逐步發展為線上線下界限逐漸模糊、全渠道的深度融合,孕育了“新零售”的誕生。

第四階段,新零售(2016年至今):

2016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此後,“新零售”成為熱點話題,開始席捲各個消費品細分行業,對品牌商及零售企業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性影響。

以“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為代表的零售企業紛紛試水“新零售”,並不斷推動新零售向成熟發展。

零售業市場分析

現有的大環境之下,中國的零售業態呈現出三種現狀並存的結構

一、傳統以大百貨、大商超+深度經銷商體系為核心的體系雖然在高成本衝擊之下,業績開始不斷下滑,但是依然是主流的業態模型。

實體店仍然是最主要的消費場景;尤其是一些新的體驗式消費崛起之後,實體店開始呈現出復興的景象,開始湧現出一些具備新特徵的零售實體品牌。

體驗式消費以及IP+零售空間業態開始崛起,湧現出貓的天空之城、言幾又這些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新體驗式零售品牌。

二、電子商務已然成為主流的消費習慣,但市場增速開始逐漸放緩。

線上單一流量模式開始顯露出自己的弊端,在用戶體驗交付的關鍵閉環中,電商企業開始意識到實體企業的價值,開始紛紛尋求試水線下。

案例:

為此,京東和阿里不斷進行著線下佈局。早在今年6月,京東和沃爾瑪就已經開始合作,沃爾瑪將旗下的1號店出售給京東。

京東通過沃爾瑪在零售方面的資源優勢強化其在O2O領域的業務佈局,通過1號店彌補京東在華東地區的市場短板。

阿里巴巴與蘇寧雲商則在2015年8月就已宣佈戰略合作,今年的貓寧電商是雙方戰略合作的進一步升級。

貓寧電商實現了優勢互補,一邊有蘇寧強大的供應鏈、門店、物流、服務做支撐,一邊有天貓的流量資源、大數據、平臺化運營做保障,線上線下融合共贏的新零售時代已經到來。

三、新零售概念提出一年之際,一大批新零售業態方興未艾

一大批新零售公司開始不斷湧現,各種新零售業態層出不窮,各種空間體內的碎片化需求被無孔不入的新零售所徹底激活。

在這一波浪潮與視野中,出現了很多在過去零售歷史分野未曾出現過的新型業態,這些關鍵時間點出現的新生事物,是新零售開始演進的重要特徵:

新型便利店業態:便利蜂、愛便利、猩便利。這些兼具互聯網公司基因+線下實體基因的融合體一出生就堪稱含著金鑰匙,並且利用線上線下結合以及短途配送體系+自助設備為核心的終端正在構建用戶全時段的覆蓋服務。

新零售驅動要素

一、電商市場增速放緩-手機上網市場飽和,網絡購物人口的紅利基本結束

2017年手機上網市場飽和

截至2017,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7.72億人,普及率為55.8%。

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53億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手機上網人群佔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而使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53%、35.8%、27.1%,較2016年均有下降,手機成為最主要的移動上網設備。

2017電商市場增速放緩

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增速放緩。

其中商品類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6.87萬億元,同比增長21%,較2016年提升8.7個百分點;

服務類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96萬億元,同比增長35.1%,較2016年提升13.2個百分點。

二、消費者體驗需求升級-從消費帶體驗演化為體驗帶消費

新生代消費者特徵

更注重生活品質:消費者逐漸開始追求生活的品質。也願意為真正好的產品買單,往往可以接受更高的產品溢價。

更注重時間價值:新生代消費者更願意花錢買時間,把自己從瑣碎、重複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投身於熱愛的其他活動

更注重我的表達:大品牌不足以成為產品大賣的保證,新生代消費者更青睞能夠更好的傳達自身特色價值的品牌。

零售企業應對嘗試

數字化管理:通過對消費者的線上線下記錄和各種非結構化數據將審美取向、性格特點和價值觀等提煉總結

提供供應鏈管理: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更願意為了方便而多花錢,“提高供應鏈效率,把消費場景做得離用戶更近”成為零售商的共同選擇

多元化產品組合及體驗式場景服務:更多實體店與咖啡餐飲、文化藝術、時尚美容等跨界融合,試圖打造一種新型體驗的社交化場所。

三、新商業基礎設施初具規模-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紛紛提上發展日程,助推新的商業模式誕生

大數據-實現精準營銷:基於線上線下消費者數據,實現對客戶全方位用戶畫像,針對客戶進行個性化產品推薦,幫助企業進行客戶群體分析、精準客戶營銷、實時銷售分析、庫存分析等。

雲計算-打造數據管理平臺:通過建設零售雲,實現線上線下數據互通,包括訂單、庫存、商品數據等一體化,為零售商提供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使消費者實現一體化消費體驗,增強客戶粘性。

人工智能-優化推薦系統: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匹配用戶偏好。個性化、定製化的推薦在零售行業能很好的提升顧客體驗。機器通過顧客的瀏覽軌跡、購買記錄等向顧客推薦相關商品,是線上精準營銷的重要手段

物聯網-提高物流運行效率:物聯網技術能夠幫助線下數據,構建數據管理閉環,解決線下獲取消費者數據的難點,實現線上便利與線下服務體驗優勢相結合,提高整個物流系統的運行效率。

四、其他-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紛紛提上發展日程,助推新的商業模式誕生

  • 傳統零售也同樣正經歷著陣痛與危機,傳統零售的路途正越來越窄。
  • 新零售環境出現所必須的基礎服務設施不斷完善,不斷走向成熟。
  • 電商的便捷性和豐富性已經做到極致,但電商缺乏體驗感的短板顯現。
  • 新品牌成長迫切呼喚新的渠道體系的變革,品牌商作為渠道的內容倒逼渠道開始變革

PPT版本: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2018年新零售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