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日漸趨好,還有什麼p2p平台值得投?

大環境日漸趨好,還有什麼p2p平臺值得投?

隨著九月的開啟

多個第三方機構

紛紛出爐了8月網貸行業的最新數據

以網貸天眼數據為例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

問題平臺數量有96家且均為小平臺

相比6、7月份有大幅減少

行業整體危機有所緩和

儘管觀望情緒瀰漫

仍有近270w人堅定復投p2p

大環境日漸趨好,還有什麼p2p平臺值得投?

此外,監管層面利好消息也不斷傳來

從7月起,網貸行業迎來監管持續發聲和助力

及至8月,伴隨著9項工作安排、108條細則等

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臺和落地

行業開始向平穩過度

而伴隨著問題平臺的

不斷出清、監管的規範和逐步引導

網貸行業也迎來轉折

大環境日漸趨好,還有什麼p2p平臺值得投?

這些信號在小妹看來,說明了兩件事:

一、網貸這個行業會一直存在下去

且經過洗滌後的網貸環境更加得到淨化

二、依然會選擇p2p的人不在少數

大環境日漸趨好,還有什麼p2p平臺值得投?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p2p是能接觸到的性價比較高的理財產品,門檻低而收益高,是比較理想的理財方式。何況這段時間以來,出局的平臺中大部分都是打著網貸的幌子進行斂財的違規機構,而真正資產優質、產品設計合理、合規狀況良好的平臺都沒事。

那麼未來投資P2P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什麼樣的平臺可以考慮投資?

在此,就跟大家分享一些

薅羊毛的神話引誘了多少人入坑

一位“寶粉”說,他做錢寶比較晚,但他認識的一個“大戶”,是2010年開始最早做錢寶的15個人之一,本金一共投放了600萬元,7年後滾到了1.4億元。另一位“寶粉”對上述說法予以證實。他認識的一位朋友,以190萬元本金在錢寶網7年間增值為 9900萬元,賺了52倍。

其實不是投資人太傻,而是別有用心的人太多。看著那些高返利平臺,難道大家想不到“這麼高的利息,平臺不賺錢給我們送錢”這麼簡單的道理嗎?之所以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的跳進去,是因為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迷惑了投資人的雙眼。

持續高返說明平臺的資金流向有問題,屬於龐氏騙局。他們都是通過在渠道放羊毛進行瘋狂的擴散,以達到集資目的。綜合這些高返平臺,他們的年化基本能達到50%以上,以此高返現或高利率為誘餌,騙投資者上鉤,卻在資產、信息披露、銀行存管等方面模稜兩可,出問題是遲早的事情。

目前,包括唐小僧在內的民間四大高額返利平臺全部已經走到盡頭,證明這類高返利、高利率平臺非常不靠譜。當然,高返平臺遠遠不止這四家,去查看個渠道的返利就能找到許多,小編勸大家不要抱著僥倖心理去擼去重倉,風險極大,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輪到自己了。

整體經濟形勢下行 被借款企業拖累

我國經濟仍處於下行階段,部分借款企業經營狀況不佳甚至常年無法實現盈利,等借款到期後並沒有還款來源,導致底層資產逾期現象嚴重。一旦企業不還款,平臺又無力追回,便會發生逾期兌付和提現困難。

事實也證明,這一輪資產端出問題的大部分是企業貸款。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是江蘇的付融寶,公告稱平臺是企業貸項目逾期,個人貸不受影響。

所以,投資者在挑選平臺的時候,對於這些以100萬標的為主的企業貸平臺需要警惕,並深挖其背後的資產詳情,儘量選擇具有小額分散屬性的資產,降低風險。

平臺自身問題:資金池、期限錯配

此次危機的出現,有兩個關鍵詞:擠兌、流動性危機。

在監管1+3框架中,多次強調P2P的定義為信息中介,平臺作為居間方,承擔撮合交易角色,出借人提現對應的是借款人的資金,與平臺並無資金往來關係。

網貸平臺如果是嚴格的信息中介,恪守點對點,就不會出現投資者擠兌造成平臺現金流出現問題。遭受擠兌的平臺往往是開設有活期產品,並設有資金池,一旦投資人大量贖回就會形成擠兌效應迅速崩盤,典型代表如牛板金,還有包括錢爸爸在內的平臺,因投資者申請提現造成平臺回款延遲,背後原因是平臺有自我擔保、項目拆分和期限錯配等行為。

至於期限錯配。因為大家都喜歡投短期,所以平臺紛紛制定“理財計劃”,到期通過債轉實現按期兌付本息。但是,一旦出現流動性危機,沒有新的資金流入,那麼債轉就無法實現,投資人只能等到資產期限到期後,才能順利退出。這是眾多資產真實的平臺發生逾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預計這種逾期會越來越多。

對於平臺自身問題的整改,也的確是急不來的,這是過去自律不強留下的頑疾,只能在監管和平臺的共同努力之下,逐漸恢復健康,迴歸信息中介本質。小編在這裡給到的建議是,投資人不要執著於平臺的兜底保障,那些越是大肆宣傳其兜底能力的平臺可能越不安全。對於類似“理財計劃”的產品和項目更是不能碰,因為國家已經明確平臺不能有此類項目。

底層資產決定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反思這次網貸危機,我們發現出問題的平臺多是那些涉及自融、高返、期限錯配或者嚴重不合規等本身有問題的平臺。然後,我們穿透表層看根本,這些平臺賴以生存的底層資產其實早已是紅海一片,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眾所周知,國家對P2P平臺的定位是信息中介服務行業,是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有益補充。傳統金融業務可以覆蓋的借貸業務,P2P行業如果要再擠進去,勢必涉及到風險程度較高的次級客戶。而高效便捷,短期、超短期資金需求的業務,則是傳統銀行業難以滿足的市場需求。作為P2P資產端從業者,首先需要回答自己的問題是,我們從事的和即將涉獵的細分市場,是不是銀行做不了的業務?是為銀行業做補充還是搶銀行的飯碗?

說到此,我們再來看看如今市場上悄悄興起的另一種底層資產:城中村房屋裝修租賃貸。這類資產在深圳具有廣闊市場,而且還款來源可控,下面我們會進行詳細介紹。

深圳人才安居政策利好 驅動藍海市場

城中村房屋裝修租賃貸資產的挖掘得益於深圳的特殊性,即深圳日益緊張的人才安居環境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當下,為促進城市發展,全國各地人才競爭嚴重,各市紛紛在落戶、住房補貼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深圳市在2017年8月發佈了《深圳市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及《深圳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到十三五期間,將通過自建、收購、租賃或改建等方式收儲不低於100萬套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作為人才住房或保障性住房。

2017年9月, 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子公司深圳市房屋租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預計通過100億預算完成目標。

大環境日漸趨好,還有什麼p2p平臺值得投?

但深圳土地供應不足,通過安居集團自建房屋成本過大,經質量檢測、消防驗收等程序後,改造、收購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是十分可行的方式。

當然,裝修、改造需要大量資金,P2P平臺以此為契機,在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同時,為投資人提供良好的資產。其資產業務邏輯為:企業或個人為解決房屋裝修資金問題,向平臺發起借款需求,以改造後的房屋租金收入,向出借人償還借款本息。

開拓新資產 把握網貸行業新機遇

據悉,深圳市錢盒子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家以城中村房屋裝修租賃貸為底層資產的P2P平臺。

出於對資產端創新性的不斷追求,以及對深圳政策利好消息的敏感觸達,錢盒子較早對城中村房屋裝修租賃貸進行了探索。據悉,該領域有近千億資金需求,在深圳具有廣闊市場,而高於行業平均收益的事實,一方面能讓利給投資人,另一方面也能使平臺規避在紅海市場拼殺的情況,快速實現盈利。另外,平臺高層及業務團隊、風控團隊在該區域性的垂直細分領域都積累有較深厚的經驗,團隊基因與資產匹配度高,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取資源,幫助投資者獲取安全、高額的升值收益。如此優質資產,小編相信,未來這一方向還會有更多的平臺滲入,併為網貸行業注入新活力。

另外,小妹對該平臺合規性進行考察發現,錢盒子先後獲得了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上線廣東華興銀行存管系統、通過了網絡信息安全三級等保認證、上線了法大大電子合同、完成了大額標清理、完善信息披露、接入中國互金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在合規方面,平臺取得了較好成績,並始終走在規範發展的前列。

上線近四年間,錢盒子堅守穩健運營,未曾接入任何高返資金渠道,平臺用戶全部來源於市場口碑。平臺的直融模式產品設計符合監管要求,不會出現流動性危機。

可以說,錢盒子基本上避開了

我們不建議考慮投資的平臺類型

現在或者是未來也可以

作為大家選擇投資的一種參考

大環境日漸趨好,還有什麼p2p平臺值得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