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心不已:新技術破解中年農民出路困局

壯心不已:新技術破解中年農民出路困局

有人說中國農業的未來在80,90後身上,不錯,年輕人有知識,有精力,有闖勁,正是意氣風發激情四射的年代,也是幹事創業的時代。但是在中國廣袤的農田裡,卻始終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的父母已經年邁,他們的子女面臨上大學,結婚,買房的巨大壓力,他們打拼大半輩子或許沒離開過家鄉,是的,這就是當下農業生產的主體——新中國第二代農民。他們年齡在40-60之間,學歷大多是高中以下,他們經歷過出門打工的艱辛,經歷過艱苦創業的磨難,或許有的沒有實現當初的夢想,但在生活面前,他們可以毫無愧疚的說是生活的強者,因為他們撐起一個家。因為他們真正紮根土地,秉承了中國農業的過去,創造過中國農業的輝煌,探索著中國農業的明天。

壯心不已:新技術破解中年農民出路困局

他們真的老了嗎?雖然歲月的鐮刀在他們臉上留下了滄桑的痕跡,但也鍛煉出了雄勁有力的肌膚,堅定不移的品質。現代生活品質的提高使人們至少年輕20歲。當他們和80後同時面對當今農田的最前沿科技:植保無人機時,他們表現出的不是激動,不是躍躍欲試,而是疑問。是的,美好的前景和趨勢打動不了他們,他們更關心的是實用、效果、和效率。他們不會輕易出手,一旦出手便是勢不可當。歲月曆練下的穩重,不是駐足不前遲遲的觀望,而是深思熟慮胸有成竹。或許他們在學習速度上比不上年輕人,但是他們學的紮實穩健,遇到突發情況能夠冷靜處理,沉著應對。所以同年輕人相比,他們炸機的幾率幾乎為零,即使炸機也能將損失降到最低。這種優勢就是心態,是歷經歲月磨鍊的心態,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心態。

壯心不已:新技術破解中年農民出路困局

雖然年齡偏大,再也無緣工廠打工的生活,不再向往城市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是無奈也好是命運也罷,但追求美好生活的勁頭依然不減,養家餬口的責任依然揹負,所以當面對農業新的變革時,當遇到可以改變一個時代的先進生產工具植保無人機時,他們義無反顧的做出選擇,身體力行的探索驗證植保無人機真正的效果和效率,並將之推廣應用,為自己和家庭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

每當看到這樣一群為改變生活依然拼搏在農田一線的農民,總想到這樣一句詩,或許他們不懂但這是他們心態的最佳寫照。“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當年曹操53歲帥兵出征,官渡一戰剿滅袁紹,是何等英姿勃發,今天從事植保飛防的60後70後同樣是在中國廣袤的農田中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多年以後再記起這個銳意進取,奮發圖強的年代,也會是“壯心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