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張松進行400米障礙訓練。

夜深人靜,老張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白天的“脫靶”事件像放電影一般,一遍遍在腦海裡閃現。

老張名叫張松,是陸軍軍事交通學院到新疆軍區某紅軍連隊當兵鍛鍊的幹部,戴著列兵軍銜,軍齡卻比不少戰士年齡要大,因此戰士們都親切地喊他老張。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班長進行射擊動作要領示範,張松(左一)和戰友認真學習。

那天,營裡組織例行的自動步槍實彈射擊訓練考核。不承想,信心滿滿的老張卻打了個“光頭”。要知道,去年年底學院組織95式自動步槍射擊考核,老張10發子彈打出了96環的成績,甚至還有兩發子彈射穿同一彈孔。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張松向班長虛心請教射擊要領。

遙想當年,老張以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在學員隊也是一直以軍事素質見長,始終扮演著“半個教員”的角色。沒想到這一次,丟人竟丟到了幾千公里外的紅軍連隊。老張記得很清楚,自己被營長點名起立的那一刻,彷彿所有人眼光都聚焦過來,老張刷的一下整個臉都紅了,額頭不知不覺滲出了細細的汗珠。為此,一連幾天,老張都沒啥胃口。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刻苦訓練,一絲不苟。

“老張,咱們這次是頭一回按照新大綱標準組織實彈射擊,發揮失常也在情理之中。”連長安慰老張。這次射擊條件確實發生了變化:100米固定靶射擊變成了6至8秒顯隱靶,合格標準還往上提了一截。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張松在進行單槓訓練。

但是,作為素有“神槍手”美譽的老兵張松卻怎麼也不肯放過自己。他反思這次脫靶事件,與其說是丟了面子,還不如說是一面鏡子:照出了自身訓練上的不足,反射的是自己軍事素質與實戰要求的差距。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張松為連隊站崗執勤。

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訓練要是上不去,還談什麼當兵鍛鍊?老張鐵了心從零開始訓練,嚴格按照新大綱標準和自己較上了勁兒。遇到不懂不會的就向身邊的戰友請教,抓緊時間跟戰友們一起開訓練“小灶”……半個多月下來,汽車專業出身的老張,竟有3個炮兵專業課目達到了優秀。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張松(前左)在3000米考核中奮勇爭先。

很快,一場20公里戰鬥體能行軍訓練如期而至。考慮到老張年齡大,連隊幹部提議老張留下,老張堅決不同意;有人建議少帶些裝具,老張絲毫不為所動。行軍路上,既要負重20多公斤,還要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戰術情況,但老張始終鬥志昂揚。到最後3公里奔襲的時候,他不顧腳上磨出的兩個血泡,像一輛開足馬力的戰車衝向終點……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張松進行夜間觀察捕捉目標訓練。

那一夜,老張睡得特別踏實。

這個41歲的“列兵”,真拼!

張松(左)與戰友談心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