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職業教育是產業升級的希望嗎?

目前,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邁進顯得愈發重要。如何提升中國創造?不同的學者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考慮產業升級,都離不開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當下,我國的教育改革正在進行之中,而在教育改革之中,普通教育的改革,職業教育的發展又是最引人關注的問題。談到職業教育,一直以來,有很多人喜歡拿德國的職業教育來舉例,認為德國的經濟發達,和它的職業教育聯繫緊密,因而得出一個結論,認為中國要想經濟上更上一層樓,也應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並且削弱純理論的教育。

重視職業教育是產業升級的希望嗎?

職業教育

應該說,這些觀點從本質上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德國確實是一個重視職業教育的國家,無論是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都發展的非常健全。德國的名牌大學也有專門的研究職業教育的專業,致力於職業教育發展的摸索和研究,為德國培養出一批有一批的高素質的職業教育教師。

重視職業教育是產業升級的希望嗎?

德國的職業教育

縱觀當今世界,只有德語文化圈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將職業教育學作為大學的一門獨立學科,集中了大批專門從事職業教育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將自洪堡大學開始的教學與科研結合的大學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既培養了大批高水平的職業教育的師資,又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科研成果。

在包括著名的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柏林技術大學、達姆施答特技術大學、慕尼黑大學、漢堡大學、洪堡大學等24所研究型大學裡,建立了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機構及相應的職業教育研究所,為德國職業學校和企業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有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和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德國的年輕人也對職業教育情有獨鍾,因為他們既可以在工作中培訓,也可以在培訓完了之後再選擇工作,既可以走中等職業教育的道路,也可以走高等教育的道路。

重視職業教育是產業升級的希望嗎?

我國的職業教育

目前中國的職業教育也需要大力發展,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困難與問題,在學習德國的同時,必須要學習精髓和本質,而不是打著發展職業教育的幌子本末倒置。

首先,重視職業教育不等於不重視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不要本末倒置。

我國目前的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中培養出來的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不少人確實存在動手能力差的現象。特別是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不管是什麼專業畢業的,絕大多數歧視藍領,拒絕藍領,只願意坐辦公室,幹所謂的第三產業。製造業目前的用工荒已經非常嚴重,因而一些專家和學者認為加強職業教育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所在。

重視職業教育是產業升級的希望嗎?

我國的職業教育

不過在筆者看來,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就能解決製造業用工荒的問題,顯然是想的太簡單了。要想改變製造業目前的用工荒的問題,根本上需要的是提升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增加中國企業的品牌效應,提高企業的利潤,然後改善工資,降低勞動強度。藍領階層工資得到了改善了,生活質量提高了,你想阻止年輕人進入製造業都阻止不了。

像現在這樣,多數工廠日工作時間在10小時到12小時左右,薪水雖然有的地方也很高,但是也是非常辛苦的,並且沒有穩定的節假日,誰會願意幹工人呢?所以大家都去千軍萬馬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實在混不進去打死也要當“白領”。

所以,重視職業教育沒有錯,但是本質上要利用職業教育的培訓,訓練出訓練有素的製造業工人,但是中國製造的品位不提升,職業教育再怎麼推廣也無濟於事,純理論的研究依舊要重視。

重視職業教育是產業升級的希望嗎?

中國創造的升級

其次,職業教育也好,普通教育也罷,關鍵要讓年輕人學到有價值的知識。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習者學到有用的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的。目前普通教育因為教育的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的確實很不理想。但是這並不代表職業教育就真的那麼完美,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書呆子,動手能力差的畢業生也不是少數。與此同時,社會上各種各樣打著創新名義弄起來的各種教育機構是否就真的讓學生學有所得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重視職業教育是產業升級的希望嗎?

日益火爆的“steam”教育

當下,在“應試教育”的同時,一種“素質”的教育正在全國各地冉冉升起,各種各樣打著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輔機構雨後春筍般的湧現。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所謂的教育機構對孩子某些方面的素養提升還是有一定幫助的,不過也不能因此就無視這些教育機構歸根結底的目的還是為了炒作創新,藉機撈錢的根本目的。

所以,重視職業教育是對的,但是不要為了炒作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過分的貶低普通教育。創新型人才需要培養,但是不要打著培養創新的招牌去撈取更多的油水。

最後,德國是德國,中國是中國,兩個國家的國情完全不一樣。

雖然中國目前發展的非常快,但是還有相當多的地方還是比較落後的,國民的教育水平也層次不齊,這和德國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學習德國也許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機械的照搬照套。德國是發達國家,公民的文化素質普遍很高,在這種大背景下,進行職業教育培養,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只看皮毛,不研究本質,那是毫無意義的。

教育需要改革,職業教育也確實需要提升應有的作用,但是一切都需要立足國情,好好思考,決不能生搬硬套,搞亂現有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