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社教部張燕霞: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在閱讀中成長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各種電子設備充斥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出現,以及品類繁多、內容博雜的軟件,使手機儼然已經成為人體器官以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電梯裡、馬路上、餐桌旁到處都是56個民族以外的另一族——“低頭族”。

作為一名都市新女性,我也是“低頭族”中的一員,在手機上處理工作,用手機聯繫親友,拿手機看新聞、聽音樂……以至於孩子和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媽媽,放下手機”。

河北博物院社教部張燕霞: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在閱讀中成長


面對孩子的要求,最初我總是以“媽媽正在工作”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搪塞,即使我正在看一個毫無創意可言的幽默段子。真正讓我正視自己,放下手機的這樣一件小事。

那天,是一個難得的休息日的下午,我和我3歲半的孩子在家。我一如既往又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而孩子一個人在一邊嘀嘀咕咕、自言自語地玩耍著。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突然,我發現房間裡沒有了孩子嘰嘰喳喳的聲音。這個發現讓我毛髮直豎,心慌無比,我喊著孩子的名字到處尋找,最後在陽臺的地板上看到安安靜靜躺著的孩子。孩子的眼睛閉著,臉上帶著微微的笑意,彷彿在做著愉快的夢。我懷著愧疚的心情,輕輕走到孩子的身邊,想要把她抱到床上去。可是在我俯身的那一刻,她睜開了雙眼,迷惑地望著我問:“媽媽,你要幹什麼?”我說:“寶寶睡覺應該去床上。”聽了我的話,孩子笑了,說:“媽媽我沒有睡著,我只是在看大海呢。”我疑惑地問她:“閉著眼睛看大海?”她笑著點頭說:“是呀,我看到了大海,還有小雞卡梅拉和皮迪克,它們在大海邊玩遊戲呢。”

河北博物院社教部張燕霞: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在閱讀中成長


看著孩子身邊攤開的《我想去看大海》,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一個3歲半的小朋友,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理解,在繪本中感受到了令她嚮往而又欣喜的世界,獲得了可以讓她安靜地躺著品味的閱讀體驗。反觀自我,不僅汗顏無地。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3歲半的女兒卻給我上了一堂意義非凡的功課。放下手機,用心去感悟閱讀一本書,它會給你帶來不可預料的快樂。

河北博物院社教部張燕霞: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在閱讀中成長


如今,在女兒的影響下,我也成了閱讀的忠實粉絲,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和女兒一起享受一段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在《瑪蒂娜參加遊園會》中,我們和瑪蒂娜一起度過了美好的遊園時光;在《我能打敗怪獸》中,我們和卡梅利多一起打敗了可惡的雞頭怪獸;在書本中,我們看到了后羿射日的英勇;在閱讀中,我們體會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無助……合上書本,我們在靜靜的黑暗中暢遊著童話世界,每一個夢都帶著與眾不同的香甜。

每一個愛孩子的媽媽,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閱讀吧,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長。(摘自: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社教部張燕霞: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在閱讀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