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準備出國留學,家長應做足哪些「心理功課」

一個男生,一直學習能力很強,小學時沒經歷過任何學習困難,中學時繼續生活在一個假象裡:“全A就是一切!” 到高中時覆蓋面更廣,不但成績要全A,社團活動要做領導,參加競賽也要拿第一。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孩子會產生錯覺,“輸” 、“失敗” ,是多麼不可接受,以為這就是生活,一切要這樣完美!而這樣固定的心態及對“失敗”的獨斷性認知,面對美國大學的種種挑戰才會突發焦慮症狀。

預測孩子韌性的最強因素:和諧的家庭關係

美國學校心理學家協會把“家庭的和睦和支持” 列為增強孩子韌性的第一條,因為良好的家庭關係和親子交流會增強孩子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The Stress in American 2014 調研發現,美國近一半的青少年報告不知道如何應對壓力。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情緒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瞭解並有效地處理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緊張、憤怒等負面情緒。

每一對能和睦相處的夫妻,儘管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個性、事業等,但擁有感情基礎之上,更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著寬容、耐心、共情、自控力等情緒智能,而孩子的“情緒智能”,除了基因因素,都是觀察學習來的。

孩子準備出國留學,家長應做足哪些“心理功課”

生活在父母關係不和的家庭則相反:重複暴露在充滿矛盾、要求總不一致的環境中,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對情緒和行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產生恐懼、抑鬱、憤怒的感覺。父母之間長期衝突,無論是否離異,與孩子的焦慮和問題行為都成正相關,和健康成負相關。

孩子暴露在衝突中的時間越長,負性情緒越多,相應的行為反應(比如攻擊性行為)也越多。

瞭解、尊重、接納孩子: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礎

優秀的學生千千萬,但絕沒有任何一個一無是處的孩子。只要多觀察,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可作為家長,我們以自己三、四十年的閱歷,看十幾歲的孩子,怎麼看都更容易只關注到他們需要提高的地方!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多項研究反覆驗證了一個理論:老師及時並具體的表揚會提高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學習更專心,並減少問題行為。研究人員建議老師讚美對批評的比例應該是4:1到5:1。父母給孩子反饋時原則也類似,一味的批評只能讓孩子失去前進的動力。如果孩子得不到正面的關注,他寧可得到負面的關注也不想沒人關注!

韌性和抗挫折力受孩子天生氣質(temperament)的影響。 確實有孩子天生做事有恆心,遇到困難心態更積極樂觀。但心理學界幾十年的研究發現,品格的可塑性很強,比起記憶力理解力等認知能力因素更不受先天影響。比如兒時天生羞怯的孩子有30%左右在成人後敢作敢為。

孩子準備出國留學,家長應做足哪些“心理功課”

性格特點沒有好壞之分:邏輯性強的,可能不會察言觀色;外向友好的可能自控力弱;謹慎的可能偏怯懦;勇敢的卻顯莽撞…… 孩子各不相同,沒有必要拿別人孩子的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亮點,被周圍人瞭解和接納最關鍵。而沒有我們的愛和接納,孩子很難接納並尊重自己。

上一次您誇自己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什麼時候?

十一到十九歲期間,孩子的智力迅猛提高,認知學習能力逐漸接近人生頂峰!

青少年熱情,有活力、創造力!認為自己長大了,獨立欲強,在行為活動、社會交往等方面試圖表現出“成人”的樣式,渴望別人把自己看作大人。對是非曲直的判斷,也有強烈的表達自己意見的願望。

孩子準備出國留學,家長應做足哪些“心理功課”

腦科學研究發現:額葉是大腦的總指揮,總管著對危險和冒險的判斷能力、控制衝動、計劃和選擇自己的行為。而青少年時期大腦的額葉(Frontal Lobe) 並不成熟、信號傳導性能差,到25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這是很多青少年情緒化、易怒、衝動、注意力不集中、欠條理、以及喜歡冒險等的本質原因。

再加上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的侷限性,導致青少年行事常會欠周全,行為上往往盲目性較大,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衝動的矛盾之中。他們有獨立慾望,但缺乏獨立能力;渴望自由,卻不瞭解隨自由而來的是責任。

成長的心態:困難和錯誤是最佳的學習機會

對成功和失敗的不同解釋對情緒和動機有直接影響,一個人對他為什麼會成功或失敗的看法或歸因決定了他會為將來的目標付出多少努力。如果孩子從小做事的努力經常被表揚,多看到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投入的時間),他們面對困難時就更能看到克服的希望,降低無助的反應和放棄的機率。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Dr. Martin Seligman研究表明,孩子的解釋方式在8歲左右開始形成,三個原因決定了他們悲觀或樂觀的取向:

1、孩子在成長中常聽到和看到的父母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換句話說,如果父母對好事的歸因是長久的、概括化和個人化的,如“你交流能力真好,我都被你說服了!”等,孩子就慢慢會形成樂觀的解釋方式。

2、孩子失敗時父母批評的方式。如果失敗常被歸因為長久的、概括化和個人化的,如“你就是記性差! ”、“女孩子數學都不好!”等,孩子就慢慢會形成悲觀的解釋方式。

3、早期生活中有負面事件反覆發生。如親近的家庭成員在自己幼年時離世、父母又失業等。如果沒有適當引導,孩子會覺得不論自己如何努力,壞的結果總會出現,個人努力不會有用,所以感到無助,將來在遇到困難時則更容易選擇放棄。

孩子準備出國留學,家長應做足哪些“心理功課”

各大名校都在“essay”或老師的推薦信上要求申請學生介紹自己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的經歷,以及如何敢於接受挑戰的勇氣。因為過去的成績再輝煌,都可能在挫折面前不堪一擊,都不如恆心和韌性更能預測將來能走多遠。

斯坦福心理系教授凱蘿·杜艾克博士( Dr. Carol Dweck) 研究內驅力 (Motivation) 三十多年,在《心態: 新成功心理學》 一書中總結:如果父母有“固定的心態”(Fixed Mindset) ,把好成績歸結於“孩子聰明”等概括化的固定因素,孩子自然地會用“成功”來證明自己多聰明、多出色。可這裡最大的陷阱是,按這個邏輯,失敗就會證明自己不聰明或不優秀,可以輕易把建立在成功上的自尊和自信打垮。如果“失敗”都是對“自信”的威脅,那肯定就要千方百計去躲避任何可能“失敗”的風險。

杜艾克博士對幾百名學生的經典教育心理實驗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點: 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被表揚的是結果成功與否,他們慢慢就不敢接受任何挑戰,只撿容易的去做,以求心理的安全,最終是連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題目都成績下降;而常被表揚努力過程的孩子更能夠享受練習和鑽研,形成了“成長的心態”(Growth Mindset) ,會知難而進,不但敢於接受挑戰,而且不斷進步,往往會展現出超出目前能力所預測到的表現。在他們眼裡,困難再難,控制還是在自己手裡。“做成”不是唯一的目標,失敗也不是對自己價值的否定,所以才總會看到希望。

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比起孩子和家長如何看待這件事幾乎微不足道,個人對事件的詮釋才是決定應對方式的關鍵。所以,孩子在身邊成長的過程中,請千萬別忘記讓他們常看到成績背後的付出,有機會經歷失敗,增強對挫折的“免疫力”。學習過“輸”,將來才能“輸得起”。

積極的交流:多聽少說

當我們明明知道孩子們選擇做的事情無益時,想做到“尊重和信任”,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真不容易!

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辦法在交流中不損害親子關係?

首先,我們得看到,如果單憑指責,親子交流的渠道就堵住了,只會讓青少年更固執己見,根本聽不進我們的建議。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獨立欲強,常反感父母好心的建議。讓他們看到我們的理解和尊重是關鍵。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做父母的,常常為孩子成長的各方面擔憂,最根源的心理是“恐懼”和“內疚感”,怕因為沒盡好做父母的責任,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可不管我們的出發點和態度再好,急於發表不同的意見,都會被青少年看作是對自己的否定,馬上進入反擊狀態。

孩子準備出國留學,家長應做足哪些“心理功課”

採訪青少年,他們大多都希望家長能更聽得進自己的想法。而能“聽”好,必須理解青少年的選擇和我們的優先次序不同,暫時看不到自己的選擇對未來有長遠的影響。但如果父母不先放下自己的成見,認真聽聽孩子的想法,讓他感受到尊重,他是不會有興趣去了解為什麼父母有這樣的意見以及道理到底在哪裡。

想讓親子交流順暢,我們還需要練習問好奇的問題,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保持良好關係的同時,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做到這樣的“聽”和“問”,青少年會感受到主動權在自己手裡,自己受重視,有控制感。這些不只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家庭關係,同時更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抗挫折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