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師把書法臨帖比喻成這些,真的很生動形象!

書法臨帖在書法學習當中可謂是重中之重,就像是在蓋一座宏偉的宮殿一樣,基礎打不牢,自然也就穩固不了。如果在書法臨帖上不用心,不下苦功夫,那麼也就不會在書法上有所成就。既然臨帖,就要精臨,不能三心二意,如同抄帖,而全然不顧前人書法中的筆法,間架結構,和章法問題。

這位老師把書法臨帖比喻成這些,真的很生動形象!

我有一位老師曾經把書法臨帖必須成走路,跑步,和騎馬,真的是非常的生動形象,跟大家來分享一下。他說,精細的臨寫碑帖,就像是在走路一樣,對面走過來一個人,你就能夠看清這個人是男是女,多胖多瘦,好還是低,穿的什麼衣服,戴的什麼帽子,甚至連五官等等的一系列細節都能夠看仔細,不過能否描述下來就看這個人的表達能力了,這就像是書法中所說的控筆能力一樣,即使你看出來了也不一定能寫出來,只有經過長久的練習才能達到。

這位老師把書法臨帖比喻成這些,真的很生動形象!

粗糙一點的臨帖像是在跑步,同樣是對面走來一個人,你就只能看清是男是女,高矮胖瘦,穿什麼衣服,帶不帶帽子,可能再細節一點的東西就看不到了。這樣的臨帖是太快了,只注重速度,而不注重細節,無法使自己的書法字體取得根本性的改變。

這位老師把書法臨帖比喻成這些,真的很生動形象!

更加粗糙的臨帖就如同騎馬一般,同樣的情況,頂多能看到這個人是男是女,就如同看清那是個什麼字一樣,其他的可能一概都看不清,就別說讓他描述下來了。這樣的書法臨帖更像是在抄帖,沉浸在自己的字體裡面無法自拔。

這位老師把書法臨帖比喻成這些,真的很生動形象!

這位老師把書法臨帖比喻成這些,真的很生動形象!

我們學習書法的人,應該對碑帖採取精臨的方法,也就是說要看清碑帖中的一切細節,並且把握住,原樣複述到紙上,久而久之形成了肌肉記憶,腦子裡面也記錄了下來,也就成為了自己的東西,然後再去考慮創新,如果不把創新建立在繼承的基礎上,那創新也將毫無意義。書法臨帖真的馬虎不得,大家一定要擯棄後兩種方式,保持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對於書法臨帖您有什麼樣的見解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我看到後一定會第一時間進行回覆。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請收藏轉發,讓很多人看到,歡迎關注樂書齋書法,獲取更多精彩書法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