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些書法里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好多學書法人的都會抱怨說,繁體字都已經那麼多了,為何還有那麼多的異體字呢?因為畢竟那麼多的繁體字記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經常見到的寫異體字的書法家可能是田英章先生,他的書法作品裡出現了不少此類的字,有網友就說,是不是因為他想炫耀自己的學識淵博才這麼做的,或者是懷疑字的出處,是不是寫錯了。實際上是沒有錯的,我們會覺得他經常寫異體字是因為我們經常見到他的書法,其實其他書法家也都有寫異體字,就比如著名的國學大師和書法家啟功先生。下面我們就來看幾個長相怪異或者是常被人認為是錯別字的異體字。

1.“以”字,第一種寫法大家都認為是對的,也都能認出來,但是下面幾種似乎就看不出以字的字形了,實際上這種寫法在古代就有人寫過比如元朝的趙孟頫,和南北朝的《皮演墓誌》。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2.明字,大家看到第一種寫法覺得沒毛病,但是看到下面的寫法就覺得不對吧,怎麼會多一橫呢,其實這種目字旁的明是正確的,而且古人基本上都是這樣寫,反而寫成日字旁的卻很少見。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3.下面的這個“花”字,怎麼看都不像,但是它確實是有出處。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4.“分”字,這個字雖說是異體字,但是在古代確實最常見的寫法,是古代文人約定俗成的寫法。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5.“流”字,也許會有人說,怎麼會少寫一個點呢,是不是寫漏了。實際上是不錯的,而且這樣寫更有味道。這個字的寫法在歐楷原帖裡就是這麼寫的。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我們通過這些可以總結出來,異體字是書法的一部分,多認識些是有好處的,不僅在欣賞古代書法作品時能起到好的作用,在我們自己進行書法創作的時候也可以用上,就比如一篇文章當中出現了幾個相同的字,為了不讓它們雷同,為了求變,就用上異體字了。喜歡這篇文章的請收藏轉發吧,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精彩書法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