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江河裡的魚蝦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江河裡的魚蝦越來越少了?​30年前,本人生活在農村,才幾歲,村邊就是嫩江的支流。雖然是支流,但汛期時的江面寬度可達幾公里。江裡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清楚記得有鯽魚,鯉魚,黑魚,鯰魚,泥鰍等和淡水蝦,20釐米長的魚很多。


為什麼江河裡的魚蝦越來越少了?

我們小孩子經常相約去釣魚,魚杆是竹條,魚食是事先挖來的蚯蚓。一次釣的魚夠吃一大頓的。汛期結束後,深秋了,大面積的水已經沒有了,只剩下日漸乾涸的泥坑。村裡的大人們用柳條編織罩框,罩框有兩個口,上面的口小,直徑30釐米;下面口大,直徑100釐米。用這種工具就可以到泥坑裡罩魚了!人站在水裡,大口按在泥水裡,然後手從小口探進去摸魚,這樣抓的都是大魚,不一會兒就能抓一大籮筐呢!當時的村裡人很樸實,都關注農業種植,怎麼把自己的莊稼收拾好,還沒意識去到江裡打魚蝦賣錢。因為魚蝦太多了,交通不便利,即使撈上來也沒地方賣掉,想吃魚的人隨時就可以到江裡撈些魚,解解饞兒。
為什麼江河裡的魚蝦越來越少了?

幾年前,回到了農村去省親。親屬們感嘆江裡有魚,但不多,種類少,個頭很小了!估計是上游的人使用了一道又一道的小眼滅絕網具,大大小小的魚蝦等生物都兜走了!這就是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