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里和京東失去了掌舵者

中國的兩大零售巨頭京東和阿里近期都出現了股價下跌,先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美被曝涉嫌強姦,隨後的兩個工作日,股價下跌16%,市值蒸發72億美金,而昨天,在教師節當天,馬雲宣佈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當天股價下調3.7%。

當阿里和京東失去了掌舵者

同樣是創始人兼掌舵者,一個醜聞、一個退休,雖然都引起了股價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反響卻天差地別。在京東出現了劉強東涉嫌強姦的性醜聞後,身陷輿論風暴和巨大的司法風險時,才發現原來公司根本沒有任何有效的候選人,權力平衡術下的高層崗位輪換,使得權利不能也無法進行有效切割,在董事會層面,劉強東掌握80%以上的投票權,也使得員工、管理層、董事會和股東對他的制約完全形同虛設,在劉強東缺席的情況下,公司的管理層甚至有可能徹底癱瘓。

面對著巨大的法律風險,京東方面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效措施,除了一則則似有似無的聲明,所有的股東、投資人和員工都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看著百億市值憑空蒸發。

而相對比阿里,馬雲在宣佈退休之前,眾人基本對於阿里的繼承者也已經心知肚明,其實早在2013年,馬雲就已經宣佈他不再擔任阿里巴巴CEO,當時他稱“明天開始,生活將是我的工作”,那一天其實大家就應該預料到阿里巴巴離換帥不會太遠。近幾年,馬雲已經逐漸開始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教育和公益上。在過去的一年中,馬雲出現在商業活動上的次數越來越少,但即便一年飛行超過800小時,面見各國元首元首但每年的XIN公益大會、鄉村教師表彰會、湖畔講課等他都不會缺席。而對於的阿里的內部管理,300億以下的case他基本不管,2017年年底阿里入股高鑫零售,花了224億港元,收購的主角之一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一直沒見過馬雲,從始至終,談判對象都是張勇。收購餓了麼的95億美元大case,張勇也就給馬雲打了個電話彙報。近幾年,整個阿里都在張勇等新一代企業家的管理下運轉自如。

2017年9月份的時候,阿里在黃龍體育館召開18週年慶典,總共只有三個演講人,張勇開場,馬雲壓軸,井賢棟中間,或許從演講順序就不難看出,那時候阿里系的權力格局就已經確立:張勇主掌阿里巴巴集團,負責具體的營運和管理,井賢棟帶領螞蟻金服,馬雲則作為精神象徵,進行保駕護航,從這個角度來看,馬雲其實早就已經是形式上的董事長和合夥人了,而實質上他更多的是作為精神領袖、文化導師的身份。

當阿里和京東失去了掌舵者

在互聯網領域,一直流行這樣的說法: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很難連續領導潮流超過五年,在過去數十年的互聯網公司歷史進程裡,似乎也一步步印證了這句話的真實性,馬雲和求伯君、楊元慶、張朝陽都出生於1964年,金山在90年代獨領風騷,聯想完成了震驚世界的IBM PC收購,搜狐創造出流量的神話,雖然每一個公司都在自己的主旋律下高歌猛進,但是都在並沒有將輝煌一直延續下去,雖然它們和眾多偉大的互聯網公司一樣,依然佔據著自己的一方世界,但是也不斷被後來者超越,與那些度過了輝煌期的公司交棒不同,阿里至今都還是在各個領域作為行業的先驅,很多人將阿里稱為一個活在未來的公司,會繼續領跑下一個十年,然而在這個時候交接真的合適嗎?就不怕像京東那樣因為掌舵者的問題產生股價的暴跌嗎?目前從股價的波動幅度來看,還真的沒有太大影響,這或許和阿里能夠打破五年詛咒也有一定關係,相比那些宣稱自己的優勢是建立在技術上的公司不同,阿里巴巴的優勢是建立在運營和開放生態之上的,這意味著對個人或某一項業務的依賴較小。

當阿里和京東失去了掌舵者

在具體的運營層面,一旦建立起一套體系,它就會自己運轉,尤其是如今已經高速進化到數據時代,數據和分析數據的算法成了一個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阿里巴巴將旗下各板塊的數據打通,在新零售領域各方數據高度融合,各個板塊在淘寶、天貓、支付寶等傳統線上數據的賦能下,相互補充,同時每年都耗資數以十億美元計進行各種投資,大部分都採取全資或者控股的方式進行,通過不斷地兼併和賦能,在大數據和算法的時代,公司在具體運營層面已經完全可以離開馬雲,那麼,辭任CEO不過是讓形式與實質更加一致而已。

從業績上也不難看出,退任CEO以來,阿里巴巴比過去變得更為強大,在2015財年到2017財年的三年時間裡,營收增速水平分別為57%,43.6%及40%。2018年第三季度,基於臨近2018財年結束時的強勁表現和業務增長的可預見度,阿里巴巴將2018財年的收入指引從49%-53%再次上調至55%—56%。在年內兩次調高收入指引的前提下,2018財年增速水平仍超預期。在張勇的CEO任期中,三年他將阿里巴巴的股價提升了80%,使得阿里巴巴有希望成為第一家在各個主要業務上都形成自己領軍人的龐然大物,在阿里巴巴內部,張勇被稱作是“在高速路上換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機換成了波音747”。

當阿里和京東失去了掌舵者

京東完全是劉強東的一言堂,而阿里從創業開始就是集體決策,或許創業初期,獨裁式的統治可以讓京東迅速在賽道站穩,但是成長為一個幾千億市值的航空母艦時,最大的企業風險也是來自於創始人的獨裁。

馬雲作為一個企業家的成功已經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或者認同了,但是相比於中國傳統商人身上的刻板和嚴肅,似乎馬雲天生有一種藝術家的氣質和荒誕,第一次上電視是因為作為熱心市民阻止別人偷井蓋,一幅畫作拍出千萬天價,跟李健、王菲等明星合唱歌曲,跟甄子丹、李連杰合作拍功夫電影,就連退休也不走尋常路,人家下放權力退出企業是為了頤養天年、含飴弄孫,他是為了去做老師。但是當阿里巴巴放出他的新名片才發現,其實馬雲做的一直比我們想象的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