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地基該如何打?

古話就有云“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這個平地基礎可見是多麼重要。最基礎的地基是整棟房子建設中的第一步,房屋的大小、層高和宅基地的地質情況主要影響了自建房適合採用什麼基礎。那麼農村自建房地基該如何打,常見的基礎形式又有哪些適用農村自建房呢?

農村自建房地基該如何打?

常見地基形式:

1、條形基礎

在農村自建房建設中,條形基礎是最常見也是最適合的。長度遠遠大於寬度,它的基礎長度大於或等於10倍基礎的寬度,多用於單層或多層砌體結構。

農村自建房一般來說大都磚混結構居多,磚混結構房屋是靠磚牆牆體來受力承重的,屋面板和樓面板荷載及自重由板傳給牆體,牆體自重及板荷載再由牆體傳遞給基礎,再由基礎傳遞給地基。也就是說磚混結構房屋做條形基礎是最符合房屋實際受力情況的。所以條形基礎在農村自建房中運用的比較多也比較適合。

農村自建房地基該如何打?

2、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在眾多地基基礎中施工最簡便,工費較低,最經濟,整體性好,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比較強的地基基礎形式了 。也是農村自建房比較常見的一種基礎形式。

用於獨立基礎的基本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建材都很常見性價比也很高,所以只要在地質要求允許的情況下,農村自建房用獨立基礎比較適合。

農村自建房地基該如何打?

3、樁基礎

樁基礎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臺共同組成,具體就是將基樁深埋進較硬的持力層或者直接嵌固岩層,深度正常一般在5~10米之間。樁基礎的抗爭效果好,承載力也比一般基礎形式要強,操作也比較費力耗資,所以磚基礎廣泛應用於高層建築,不常用於農村自建房。

農村自建房地基該如何打?

4、井格基礎

井格基礎其實是條形基礎的衍生,它是由橫縱兩個方向十字交叉做成的基礎形式,他的承載力更強,有些時候農村自建房擔心條形基礎的承載力不夠時就可以用這種井格形式的地基基礎。

農村自建房目前一般多采用條形基礎的地基形式,如果覺得三層或者樓層較高的話也可採用井格形式的基礎,但所有地基基礎形式的混凝土、鋼筋等的配比都需要根據自建房結構計算後確定,才能確保其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