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奧賽金牌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啟東中學,一個東疆小城的小學校,在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獲得14金2銀。那些奪得金牌的少年,鑄造了啟東中學神一樣的存在。

昔日的奧賽金牌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啟東中學博士帽校門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是我們的酸葡萄心理在作祟。

昔日的賽壇驕子,如今怎麼樣了?

2018年6月14日,在光通訊領域舉足輕重的OptiNet2018光器件專題會議在北京召開。作為國內首家實現量產25G/100G高速光互連收發芯片的企業,中國高速光互連收發芯片的領軍企業,飛昂通訊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的CTO(首席技術官)作了主題為《100G/400G 中國芯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向業界人士介紹光通訊速率升級情況和光電芯片的工藝發展。

飛昂通訊的CTO是毛蔚博士。

昔日的奧賽金牌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毛蔚

1995年7月7日,第26屆國際中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來自世界各地的225名選手激烈角逐。

一箇中國女孩獲得一等獎第一名、總分最高獎、女學生成績最佳獎三項大獎,奪得金牌,被譽為“世界第一才女”。

她結束了中學生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中26年沒有女生獲得金牌的歷史。

更讓人驚訝的是,其他選手都已經是高三,而她才17歲,是一個高二剛上了四天的“小”學生。

5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多名參賽選手及領隊老師、外交使節、東道國各界人士的眼光,眾多新聞媒體的鏡頭,齊齊對準了這位中國少女,歡呼:"了不起,中國少女!"

記者問她今後的打算?

她說:"我準備在大學本科學習中,紮實的打好基礎,圓滿完成學業。我覺得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科學技術的發達,就說物理科學吧!理論上有很先進的成果,而在技術應用上卻遠遠落於人後,人是要有些精神的,祖國培養了我,學好知識報效祖國這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再說,我喜歡拼搏,我的理想是為科學事業奮鬥一生。我覺得只有在不斷的奮鬥之中人生才有價值。"

她就是啟東中學學子毛蔚。

大學在清華電子工程系物理與光電子技術專業學習,後成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博士。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位巨星似乎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其實,2014年,毛蔚、白昀(斯坦福大學博士)夫婦的飛昂通訊就在南通市開發區成立,註冊資本1億人民幣。專注於光纖和有線通訊領域低功耗高速互連集成電路的研發,擁有高速光電收發系統領域完整的軟硬件開發和測試技術。公司已實現芯片量產,集成度、功耗、靈敏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她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也踐行了自己的誓言。

今年8月24日上午,南通濱江洲際酒店元禧廳,2018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研討會。

主持人、年輕的麻省理工博士、模擬集成電路專家李真作著“集成電路產業模式經驗與創新”的報告。

2004年,第5屆亞洲物理競賽和第35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18歲的啟東中學學生李真獲得雙料金牌。

昔日的奧賽金牌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李真

進入清華大學不久,他就獲得楊振寧的賞識,05年被推薦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並稱其為“我所見過的最優秀的兩三個年輕物理學家之一”。在這所世界頂級名校,李真僅用6年時間就完成了本碩博的學業,獲得工程博士學位。

2010年10月,李真回國創業,在蘇州高新區創辦蘇州貝克微電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產品及應用系統的研發、設計和生產。

集成電路,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產業的基石。發展到今天已經60多年,高度專業化、規模化。在這樣的全球產業佈局中,我們如何破局?

現為江蘇省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真的戰略是:

致力於工藝整合,上游定製積聚高端半導體設備能力,下游服務匯聚芯片設計企業,打造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生態。

以成功的商業模式吸引大量產業資本,培育若干成規模、有國際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研發製造企業,促進技術進步和產城融合,提升中國半導體工業水平,推動信息化革命。

國外有先進的研究條件,優厚的薪酬,但師姐、師弟不謀而合,殊途同歸。

國內創業艱辛,一切重頭,但他們一心攻關,願景宏大。

今年,中興通訊被美國芯片一劍封喉,成為輿論熱點。其實,在很多領域我們仍然受著中興之痛。比如,3D視覺技術,而光鑑科技正是破解美國3D壟斷的剋星。

它以原創技術打破Apple基於VCSEL方案在專利以及產業鏈的壟斷,並將結構光技術應用於3D攝像頭領域。

光鑑科技成立於今年4月,獲天使投資數百萬美元投資,6月,完成了Pre-A輪融資。納米光學芯片成功流片,並完成原型機demo,適合手機的3D模組也將於近期測試完成,下半年將實現模組的小規模試產。

僅2個月的時間,光鑑的估值就翻了三倍。按預計,產品可以在明年上半年進入到第一款手機中,並達到百萬出貨量;下半年則可以進入到旗艦機型,從而達到千萬量級。

8月2日,福布斯中文網公佈了“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光鑑科技創始人兼CEO朱力博士入選該榜單,成為“消費科技”領域年輕的新銳精英人物。

朱力是誰?

昔日的奧賽金牌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朱力

2006年,第37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得主,啟東中學學子朱力,後保送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再進入了UC Berkeley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硅谷。

今年4月,朱力回國創辦了光鑑科技。

這真是:

昔日奧賽驕子,今天創業先鋒。

其實這些昔日的學霸,不僅在實業界大展身手,在學術界也是大放異彩。

2013年中科大青年科學家、32歲的陳宇翱因在光子和冷原子的量子操縱以及在量子信息和量子模擬等領域中的傑出貢獻,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歐洲量子電子學與量子光學年會上被授予年度菲涅爾獎。

昔日的奧賽金牌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陳宇翱

菲涅爾獎由歐洲物理學會設立,是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青年科學家的最高榮譽,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獎勵2名3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各一名。

1998年,第29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陳宇翱奪得實驗第一、總分第一兩個獎項,填補中國學生從未在國際物理奧賽中取得過實驗第一的空白。

進入中國科大後師從潘建偉教授,一個出生於啟東市王鮑鎮這個最鄉村的少年,開始了他在世界最前沿的量子信息處理領域的科研歷程,學生時代就和同事合作搭建了世界上首個五光子糾纏實驗平臺,奠定了中國在多光子糾纏操縱方面國際領先的地位。

2004年,受德國最高博士生獎學金“德國電信精英獎”資助,陳宇翱跟隨導師潘建偉教授到海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進一步發展了冷原子操縱、光與冷原子干涉和單光子存儲等關鍵實驗技術,實驗實現了魯棒的量子存儲器和可升級的量子中繼器。

2011年,他入選中國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全職回國工作,開展基於光子和超冷原子操縱的可拓展量子信息處理方向的工作,並在國際上首次成功製備出八光子薛定諤貓態。

迄今為止,陳宇翱的研究成果一次入選《自然》年度十大科技亮點,兩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年度物理學亮點”,兩次入選美國物理學會“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五次入選由中國兩院院士評選出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等。

作為總工程師,陳宇翱領導和建設國家發改委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工程,以期實現目前世界上空間尺度最大、規模最大的地面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正是有了陳宇翱這樣在量子世界不斷奮進的青年科學家,在實現量子通信的競賽中,中國已成為“第一方陣”選手。

每個地方,我們都會愛稱它,人傑地靈,因為家鄉,每個人都愛它。

啟東,成陸不過百年,人口不過百萬,面積不過1200平方公里。

啟東中學的成功有家長、社會的外在因素,有一批精於業務、盡心鑽研的老師直接原因,更有孩子自己的努力。

毛蔚,不僅打破了女生不擅理科的偏見,也捅破了小地方想象的天花板。

我們不一定得到奧賽金牌,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榜樣,它會為你指明方向,增添勇氣,培養自信,磨礪意志。

每個孩子不論遇到如何的困難、挫折、磨難,一定不能失去自己的夢想。它終將引領你到自己的人生巔峰。

貧窮也許可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一個人的想象,而無知一定會限制一個人的發展空間。

讀書時會有晦澀、艱深、疑難、曲折來折磨你,讓你困惑讀書到底有什麼用,現在可能不會讓你看見它的用處。

不要用古代的狀元沒有哪個出名的歪邏輯麻痺自己,更不要以讀書無用論來欺騙自己。

十年、十五年,這正是一個人離開學校後創業的黃金時期,也是考量一個人在學校裡究竟學到什麼的檢測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