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藍山:獲評「中國毛衫名城」

前沿時報湖南訊(通訊員 楊雄春 廖蔚薇)9月8日,從湖南藍山縣科商糧經信委傳來消息,藍山縣近日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吸納為產業集群試點地區,並授予“中國毛衫名城”榮譽稱號。這是該縣繼獲得“湖南省毛針織產業基地”稱號後,在毛衫服裝領域獲得的又一殊榮,也是此次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

產業集群是我國紡織工業發展的重要模式,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紡織產業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進行產業集群培育和扶持的重心。經省工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推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考察,由中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討論通過和中紡聯辦公會批准,認為藍山毛衫產業已具備一定產業規模,產業特色明顯,發展後勁足。通過此次產業集群試點評選,將進一步促進藍山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優化產業佈局,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穩步推進產業集群的升級發展。

藍山地處“楚尾粵頭”,是東南沿海通往中西部地區的橋頭堡,也是繼廣東東莞、浙江桐鄉之後,全國第三、湖南最大的承接廣東沿海外向型毛織加工企業向內地轉移基地。2001年,乘著承接產業轉移的東風,藍山縣開始引進第一家毛針織企業,僅僅經過5年發展,該縣毛織產業發展迅猛,成為支柱產業,湧現了臺灣承陽、香港麗宏、湖南德晟、香港卓華等一批規模毛衫服裝企業,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藍山縣毛衫服裝加工企業達到430家,織機4.5萬臺(套),用工達4萬餘人,形成了“條條街道辦工廠、家家戶戶搞加工”的景象。同時,積極引進半自動化和自動化電腦織機2000餘臺,推動毛織產業技術改造升級。藍山縣被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授予“湖南省毛針織產業基地”,經濟開發區被認定為第三批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類型(紡織服裝產業)湖南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經過產業發展優勝劣汰,藍山毛衫服裝產業逐步實現穩健發展,形成了以承陽針織、卓華服裝、泰興服飾、新熾佳服飾、傑順紡織、湖南德晟等大型企業為龍頭的毛衫服裝產業集群。截至2017年底,藍山毛衫服裝類企業保持在126家,完成產值35.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完成產值24.7億元,佔該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