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被辭職:未審先判不符合法治精神

學誠法師被辭職:未審先判不符合法治精神

1989年,當時,學誠法師的學識已引起佛教界有識之士的注意。在德高望重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自關懷下,經法師舉薦和全體贊同,決定將年僅23歲還在就讀研究生課程的推上廣化寺方丈的位置,成為全國年紀最輕學歷最高的名寺方丈。

憑著天分和努力,學誠法師在出家的第二年便考入了福建佛學院預科班。在福建佛學院進修一年之後,法師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佛學院本科班。佛學院浩如煙海的智慧經藏給學誠法師以心靈的滋養,在身邊的良師益友的助益下,學誠法師很快在眾學僧中脫穎而出,並得到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和中國佛學院院長的趙樸初先生的賞識。仍是學生的學誠法師就得以親近趙樸老,親聆樸老教誨、親領樸老關懷。

學誠法師的高風懿行、領眾修學、住持正法,更是得到趙樸老的肯定和讚賞,特地為其題詩:

“律己其志剛,接物其氣柔;學修不出門,聲教及遐陬;如何辦道場,儻於此間求”。

這是一個世紀老人對一個青年晚輩的讚許,更是一種殷殷期望。

耄耋之年的傳印長老微笑的看著面前身著黃袍僧衣、氣質溫潤儒雅的學誠。以學誠的修學、德行,擔任中國佛教協會的會長,定能帶領中國佛教開闢新常態、新氣象。2015年4月21日,出家33年,年僅49歲的學誠法師正式從傳印長老手中接班,成為中國佛教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誠法師能夠被推舉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除了自身修學有數之外,周遭人、事對他的影響亦不可忽略。

學誠法師說,緣,就是各種關係:包括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人與事的關係,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事與理的關係,事與法的關係。

這些關係中善良的叫善緣;相反對人際關係、公共秩序、社會穩定有腐蝕的作用的,就不是善緣,而是惡緣。

縱觀法師幼年到青年時期,莫不是在與身邊的人廣結善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