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辛大師談新疆喀納斯湖水怪:環境DNA技術揭穿百億旅遊騙局

天辛大師談新疆喀納斯湖水怪:環境DNA技術揭穿百億旅遊騙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群中國旅客在新疆阿勒泰地區著名的喀納斯湖內遊玩的時候,發現湖底有水怪,隨後拍攝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顯示,喀納斯湖面有巨大的陰影在移動,並且掀起了一陣波浪,隨後有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在2018年首次發現水怪,其實喀納斯湖水怪的消息在1980年就有傳出來過,這個湖裡面存在著巨大的神秘生物,自從喀納斯湖水怪的傳聞以來就大批的遊客都慕名而來,很多遊客當場目擊,並且在2009年、2011年、2014年、2016年、2017年以及今年都多次出現水怪之類的報道。

在中國傳說有水怪的地方很多,除了新疆的喀納斯湖之外,在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吉林長白山的天池、河南泌陽的銅山湖、以及湖北洪湖市的一個水潭裡都傳說有水怪,但這些傳聞沒有一個變成驚天動地的事實。

天辛大師談新疆喀納斯湖水怪:環境DNA技術揭穿百億旅遊騙局

什麼是eDNA?

那麼,什麼是eDNA,它為什麼能在動物保育的領域中發揮這麼重大的作用?

事實上,eDNA成為生態學家和保育工作者手中的工具,時間並不長。在過去的十多年裡,DNA測序技術爆發式成長,DNA測序平臺的能力增長了至少4個數量級,而價格越來越親民,使得隨時隨地的測序已經成為一個現實。

因此,eDNA的發展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eDNA的原始定義其實很簡單:eDNA是指在環境樣品中所有被發現的不同生物的基因組DNA的混合。

天辛大師談新疆喀納斯湖水怪:環境DNA技術揭穿百億旅遊騙局

這裡的環境樣品是一個非常寬鬆的概念,可以包括土壤、沉積物、排洩物、空氣、水體,甚至生物個體本身(如馬氏網捕獲的昆蟲)。

動物在某個環境中生活,身上的各種痕跡會攜帶者自身DNA掉落到四周。作為一項技術,分析eDNA的目的就是獲取這些環境樣品中DNA所屬物種的分類學信息和基因功能信息。再講通俗一點,科學家提取環境樣品中的eDNA,就是為了分析這些DNA分別是屬於哪些物種,從而證實在相應環境中存在哪些物種。

eDNA的目的,與傳統的動植物分類調查其實是一致的。

國內的科學家們希望,利用環境DNA技術,儘快破除水怪野人類旅遊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