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超低排放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紀實

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我市以超低排放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紀實

我市以超低排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纪实

夏日的炎熱與蟬鳴已經遠去,秋日的安陽碧空如洗,藍天與白雲、青山與綠水成了當下安陽人朋友圈中的常態。與美景遙相呼應的是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出的累累碩果,記者從市工信部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四大千億級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4%,以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倒逼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作為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我市自我加壓實施工業企業超低排放,把綠色作為經濟發展的底色,持續開展工業企業提標改造深度治理。今年5月23日,我市印發了《2018年工業企業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實施方案》,對鋼鐵、焦化、鐵合金等23個行業打出標準嚴苛的“綠色鞭子”。截至8月28日,全市已累計制訂發放“一企一策”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方案508份,正在實施提標改造企業485家,已完成投資26.01億元。

綠色理念,成為引領工業發展引擎

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去年以來,我市從全局出發,謀劃工業企業綠色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以超低排放深度治理為抓手,讓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整個工業發展。

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導下,安鋼集團也交出了一份令人驕傲的成績單。2017年以來,安鋼集團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綠色發展、生態轉型,先後投資30多億元對燒結、鍊鐵、脫硫脫硝等各環節進行技術創新和綠色改造,使排放總量猛降60%,4套轉爐一次除塵改造項目、環保“一號工程”燒結煙氣治理項目、焦化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先後投入運營,新建的3套煙氣淨化系統不僅不產生汙染物,其脫硫副產品還可製成硫酸,形成可觀的經濟效益。超低排放不僅沒有制約企業發展,還成為重鑄企業輝煌的綠色引擎。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安鋼集團實現利潤11.59億元,同比增長21倍,刷新歷史紀錄。

高標準是節約,低標準是浪費。我市將此作為工業企業超低排放深度治理的核心,市工信、環保部門專門聘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以及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等權威單位的專家,參照生態環境部、河北省、河南省關於鋼鐵、焦化、碳素、有色、玻璃、水泥等行業超低排放標準,於3月2日、3月14日、4月28日、5月8日、5月17日、5月21日共6次與各行業企業代表對方案進行討論,最終確定各行業超低排放基本要求。同時,我市還實行“一企一策”,各縣(市)區組織專家團隊對企業現場調研,逐一確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方案,有效遏制氮氧化物、硫化物、顆粒物等汙染物排放,最後聘請生態環境部認可的第三方檢測評估機構逐企逐環節開展驗收,確保驗收一個達標一個,不達標必須整改到位,並將驗收結果作為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和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重要依據。

綠色改造,讓傳統行業煥發新生機

“深度治理前,我們在廠區走一趟下來,鞋上、身上落一層灰,根本不敢穿淺色的衣服和鞋子,現在從原料存放到生產都實現了全封閉,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灰頭土臉了。”9月6日,走進安陽金方冶金有限公司,今年只有29歲的副總經理王茂身著白色T恤,腳穿白色運動鞋,顯得格外有精神。

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冶金企業,金方冶金走過了從粗放到綠色的艱難轉型之路。自2017年以來,企業拿出7000多萬元建設原料庫系統、上料系統和除塵系統,在綠色化改造上的投入佔到產值的一大半。根據中國冶金規劃研究院“一企一策”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方案,金方冶金還投資近1000萬元對加工設備進行封閉升級改造,在各個跌落點加裝除塵設備,並對主要生產設備除塵系統進行更深度的改造,通過更換大風量風機、更換高密度濾袋,不僅達到了超低排放標準,也以深度治理為契機實現了企業設備、工藝、技術的創新與跨越。從國家每立方米顆粒物排放50毫克,到我省每立方米顆粒物排放30毫克,再到我市每立方米顆粒物排放10毫克,金方冶金歷經淬鍊,不僅在超低排放上成為全國鐵合金行業的排頭兵,還依託綠色化改造,在裝備提升、工藝提升上做文章,實現了企業環保和經營的雙贏,2017年實現產值2.6億元。

“我乾的行業是否符合產業政策?我的企業是否做到了節能減排?我的產品是否能贏得市場?”今年5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偉在內黃調研時向全市企業發出的三問擲地有聲。為此,我市把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作為安陽經濟發展的響亮主題,通過超低排放深度治理這個抓手,引導企業找短板、找差距,制訂改造計劃,實施本行業最嚴的標準,使用最新的減排設施,採取最好的減排技術,以向死而生的決心實現本行業最低排放,以“綠色跨越”實現全市新舊動能轉換,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從產業鏈低端邁向高端。

綠色管理,實現生態與經濟發展雙贏

“右邊的是原來的天然氣窯爐,左邊的是將替代窯爐的由電為熱能源的電烘乾箱,這個項目投資約30萬元,預計9月底完成,將大幅度降低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揮發物的排放值。”9月6日,在安陽振東窯業有限公司,生產廠長郭俊賢對企業的每一處環保設施都如數家珍。

自2017年以來,振東窯業先後投入60多萬元進行綠色改造,安裝了電子除塵器、電烘乾箱,實現了原料儲存和生產過程全封閉。作為一家規模不算大的耐火材料企業,在環保設施和工藝上的投入會不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這曾是企業中不少人的疑惑。如今,隨著企業生產技術的不斷創新,產品從低端走向高端,遠銷全國100多家鋼鐵企業,並出口到朝鮮、韓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2017年實現產值5800萬元。

汙染防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戰役之一,是我國向全世界作出的鄭重承諾。根據 PM2.5汙染源解析表明,燃煤佔34%、工業源佔23%、機動車佔18%,因此,作為汙染防治的主體,企業治理是決定成敗的關鍵。2017年以來,我市以綠色轉型為方向,以創新為動力,積極組織和引導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行業,全市工業企業圍繞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很多企業不僅實現了減排,而且提高了裝備、工藝、產品質量,拓展了市場空間、生存空間。通過綠色化、智能化改造,許多傳統汙染企業實現了重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嚐到了綠色發展甜頭。同時,為了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保證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2016年以來,全市查處環境汙染案件2192起,罰款6656萬元,其中,查處環境汙染犯罪案件20起、行政案件521起,刑事拘留23人,行政拘留494人。為真正讓提標改造企業切實受益,我市規定,今年9月底未能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的企業,秋冬季管控期間將依法依規被關停,為完成超低排放治理並通過聯合驗收的企業騰出發展空間,讓那些有擔當、有決心、有責任的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綠色化改造的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