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摔跤吧爸爸》有感(舊文)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舊文)

(圖片來自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

“當一個人有了使命感,就如同擁有了超能力。”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的是一位曾經的摔跤冠軍馬哈維亞(阿米爾.汗飾),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事業,之後辛苦培養兩個女兒,打破傳統成為世界冠軍的勵志故事。上映已經很久了,業內外一致好評,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5分。

光是這分數足以讓我很感興趣了。可惜的是我還一次沒看過。我想經典好作就得閒下來慢慢咂摸,與其在浮躁的心境和匆忙的時候粗看一遍,還不如留一段兒完整的時間,安安靜靜、全情投入地欣賞,如此才是對經典的尊重。

這幾天難得閒下來,昨晚寫完文章還不困,就用愛奇藝視頻點開看看這部“”神劇”。看之前沒注意影片有多長,誰知道一看就欲罷不能了,等到看完已經凌晨4點多。

看的過程中,我的情緒一直被主人公牽引著。她們高強度的訓練非常痛苦,我也跟著痛苦,她們比賽千鈞一髮的時候,我的心也跟著緊張,甚至手心都溢出了汗,她們最後打敗對手為國家爭得冠軍的時候,我也跟著激動萬分。

放佛她們為自己而戰,為整個印度的女孩兒而戰,為印度體育而戰,為整個民族而戰,最後取得的勝利也有我自己一份一樣。全程熱血沸騰,數度淚流滿面。

這部影片之所以打動人心、廣受歡迎,在於它不僅傳遞著一種十分寶貴的精神,還特別真實,貼近人性。

一起來看看影片中都有哪些特別觸動人的地方。

馬哈維亞在迫於生計,不得不中斷自己的職業生涯以後,並沒有放棄贏得世界冠軍的信念。而是將希望寄託在下一代。他始終堅信,只要足夠努力,印度一定可以在全球賽場上贏得冠軍。

一開始,他也跟普通印度民眾一樣,希望妻子能為自己生一個兒子,自己未竟的事業、未圓的夢想,能在兒子身上實現。(發現這裡竟然跟我們國家的愚公移山如出一轍。頗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意味)

馬哈維亞的妻子一連生了4胎,每一次生產的時候,馬哈維亞都十分緊張,就像正在等待老師公佈成績的學生一樣。可每每都充滿失望。

他已經有4個女兒了,貧困的生活讓他不能再多負擔一個子女。馬哈維亞很不甘心地告訴自己,也許造化弄人,自己天生就沒有生兒子的命。

直到有一天,因為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巴比塔與男孩子打架,馬哈維亞意外發現了兩個女兒的摔跤天賦,立刻決定花一年的時間用心培養她們,如果這一年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他就徹底放棄世界級摔跤冠軍的夢想。

從那天起,馬哈維亞要求兩個女兒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進行高強度訓練,並且禁止她們進食一切油膩、辛辣食物,同齡孩子玩的遊戲更是想都別想。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舊文)

終於有一天,姐妹倆開始向父親撒謊,說每天睡眠不夠在學校都不能專心聽課,兩個人因為在草地上訓練,以至於頭髮裡都長滿了蝨子......這位“殘忍”的父親,竟然下令剪掉她倆的長髮,任由姐妹二人如何哀求都毫不心軟。

從此,吉塔和巴比塔對這個惡魔般的父親更是充滿了怨恨,她們時常想世上怎麼會有如此殘忍的爸爸,你為什麼要如此折磨我們,難道這是對我們倆跟男孩子打架的懲罰嗎?

直到有一天吉塔和巴比塔的發小要出嫁,她們倆看著這位美麗的姑娘羨慕不已,向發小抱怨說自己怎麼會有如此殘忍的爸爸,百般折磨自己的女兒,讓她們像奴隸一樣辛苦,還要剪掉她們的頭髮,讓她們變得那麼醜,忍受所有人的嘲笑。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舊文)

而這位美麗的姑娘告訴她們,你們擁有一個多好的爸爸啊,我寧可希望上天賜予我這樣一個父親,最起碼他是為你們著想的,他嚴格地逼著你們訓練,就是為了你們不要像我這樣,整天與鍋碗瓢盆為伍,然後等到14歲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就被父親送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嫁給一個從沒見過面的男人,從此為他生兒育女、相夫教子一輩子。你們的父親希望你們不要跟千千萬萬個女孩一樣,希望你們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和未來。

至此,兩姐妹才算真正領會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回家以後,主動要求嚴格訓練。

這裡讓我們看到,堅持做一件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堅持。當一個人有了內在驅動力,那麼他就能戰勝原本不能戰勝的東西。

兩姐妹在發奮努力了幾個月之後,被父親帶到邦級賽場,併為吉塔爭取到了參賽的資格,而吉塔也在賽場展現了自己不俗的一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讓馬哈維亞信心大增。

之後,馬哈維亞通過不斷給兩個女兒調整食譜、調整訓練方法、充分挖掘她們各自的優勢,吉塔和巴比塔分別在邦級賽場、全國賽場、乃至世界賽場,都奪得了冠軍,終於圓了馬哈維亞的冠軍夢想。也為千千萬萬被傳統束縛住的女孩做出了榜樣,打破女生不可以參加摔跤的先例。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舊文)

從一個夢想的種子種下那刻起,到發芽、開花、結果,他們用了十年。這十年是不為人知的、萬分艱辛的十年。

他們父女之間一路走來,有過怨恨,有過矛盾,甚至有過決裂(吉塔進入國家隊之後,認為國家隊教練教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因為不需要太多蠻力和高強度的訓練,認為在賽場上靠技巧就可以取勝,認為拿不到金牌又怎樣,甚至在世界賽場上輸了比賽也毫不愧疚,認為父親那一套早已過時。他們的關係一度僵化到互不理睬)

作為一個父親,看著自己寄以厚望的女兒,在叛逆期誤入歧途與自己決裂時,他的心一定是非常痛的。但為了讓女兒自己去領悟為父的苦心,不得不放任她去撞一撞南牆。

這一幕,擊中了多少為人子女的心啊。我也曾在叛逆期狠狠頂撞父母,為了擺脫他們的控制與干涉,不惜使用所有學過的激烈語言對待他們。許多事情直到遠離家鄉漂泊在外的時候,才能深深體會父母的感受。尤其是我們為人父母之後,更是見不得類似場景,一看到這樣的畫面就要淚崩了。

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如果沒有深愛女兒的心,馬哈維亞估計早都放棄了吉塔吧。

還有一個特別大的觸動就是,一個優秀的教練有多麼重要。

對於吉塔來說,同樣的體質,同樣的水平,馬哈維亞更懂得挖掘吉塔的長處,他知道吉塔最大的優勢是進攻,所以每次都會要求吉塔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所以在他的指導下,吉塔每次都能順利贏得冠軍。而在面對進攻優勢更大的選手時,馬哈維亞懂得適時調整戰略,讓吉塔做好防守、伺機而動,最終攻其不備。

而國家隊教練,只知道教給所有學員千篇一律的東西,他認為只要做好防守,拿個銀牌就夠了。並沒有給吉塔量身定製作戰方案,更沒有鼓勵她去達成更高的目標。吉塔自然不會取得冠軍的好成績。

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教練指導下,竟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足以見得找對教練有多重要。

好的教練,會讓你時時感到吃力,但踮一踮腳又能達成目標,長此以往你會取得質的飛躍,壞的教練,會讓你時時感到輕鬆,久而久之,你就會滑到谷底。

其實我們普通人也得找對人生的“教練”。如果最初的“教練”已經不能滿足你的成長需求,就需要及時換一個水平更高的“教練”,否則一旦你停留在沾沾自喜的地步,就會停止成長。就像影片中的吉塔,為了證明自己在國家隊學到的東西比爸爸教的更管用,竟公然將爸爸擊倒。她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贏了。其實是因為她的爸爸體力大不如前。

當她盲目聽從國家隊教練的指示,疏於力量訓練,最終屢次吃了敗仗之後,她才醒悟到自己當初有多無知,原來自己的水平在一次次偷懶中偷偷下滑。

最後一個感觸就是,當一個人有了使命感以後,做起事來才會格外有動力。

就像吉塔的父親,正是心繫國家體育事業的前途,心繫萬千印度女孩兒的人生自主權,才會戰勝重重困難,最終圓夢。如果他像普通人一樣,在家庭條件那麼困難的情況下,沒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他能堅持到最後嗎?

還有吉塔,雖然贏得過許許多多的冠軍,但在最後的世界賽場上,面對著強大的對手,她也絕望過,她也想過放棄。但最後一刻,想到父親告訴她的話,說你不是為你自己而戰,你是為整個國家而戰,為所有印度女孩兒而戰,只有冠軍才會被人記住,只有第一名才會被人視為榜樣,也唯有第一名才能影響到更多的人,幫她們改變命運。她就使出了渾身解數,放佛突然擁有了超能力,在最後幾秒鐘扭轉了必輸的局面,轉敗為勝。

不得不承認,人的本性就是懶惰的,貪圖安逸的,如果只是為了做一件事而去做,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堅持到最後。但是如果有了使命感,你就會有使不完的力氣,打不敗的信念。

就像解放時期的共產黨人,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沒有犧牲自己換取下一代人幸福的使命感,估計許多人都會敗在敵人的酷刑下吧。

總之,為了小我總是很容易的,為了大我就會很難,必然要承受很多平常人承受不了的東西。但往往這種越沉的東西,越讓我們走得更遠。

李娟:陝西安康人,現居江蘇崑山。左手書香,右手銅臭。你是與我同頻的那個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