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澱」海淀革命歷史遺蹟尋蹤之「三·一八」慘案紀念地:那一年,丹心無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這是海淀·故事第729篇文章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海淀革命歷史遺蹟尋蹤系列之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提起“海淀”,很多人會馬上聯想到“高科技”、“高智力人才”這樣的關鍵詞,其實,海淀不僅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在這片土地上,也曾發生過許多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和革命鬥爭,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志士仁人。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那些在海淀的革命遺址,你都知道嗎?從香山的雙清別墅、頤和園益壽堂名人故居,到李大釗烈士陵園、“保衛華北”石刻……革命遺址、遺蹟是先驅們留下的足跡,是固化了的歷史,站在歷史的座標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面前的一景一物,更是中華民族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海淀雲集眾多知名高校,在這裡也有許多革命先烈的紀念碑,比如在清華、北大、北師大等高校,就建有“三·一八”慘案紀念碑,它們與圓明園“三·一八”烈士公墓遙相呼應,成為人們回望歷史、哀思英雄的重要場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真的勇士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魯迅 《記念劉和珍君》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很多人都在語文課本中讀過《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文中傳達出的澎湃激情、高度的正義感和嫉惡如仇的精神震撼人心,“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這樣警醒人心的名句更是流傳至今。

那麼,《記念劉和珍君》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寫成的?答案就是——發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同奉軍作戰。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並炮擊國民軍,守軍死傷十餘名。國民軍開炮自衛還擊,將日本軍艦逐出大沽口。

事後,日本認為國民軍破壞了《辛丑條約》,與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國公使,於16日向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發出最後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等種種無理的要求,並限令48小時內答覆,否則以武力解決。同時各國派軍艦雲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脅北洋政府。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帝國主義的這種野蠻行徑,激起了北京人民的憤怒。3月18日上午10時,北京各界5000多人在天安門舉行“反對八國通牒國民示威大會”,由共產黨員李大釗和國民黨左派徐謙等擔任主席。

會後,由2000多人組成的請願團,赴國務院請願,要求駁回“最後通牒”,驅逐八國公使。

下午1點半鐘,遊行請願隊伍到達鐵獅子衚衕(今張自忠路),在段祺瑞政府國務院大門前的空場上,群眾高呼“打倒帝國主義”,“驅逐八國公使”等口號,並派代表進入國務院交涉。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這時,段政府竟然下令軍警暴力對待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其中,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女生劉和珍、楊德群和燕大的女生魏士毅等在這場運動中壯烈犧牲。在死難烈士中,有7個是中學生,最小的一個年僅12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慘案”。

魯迅稱這一天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3月20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段祺瑞屠殺人民告全國民眾書》,號召“全國商人、學生、工人、農民、兵士,應急起聯合起來,不分黨派,一致奮鬥,發動一個比五卅運動更偉大的運動,以雪最後通牒之恥”。

3月23日,北京各界人士、各社會團體、各學校齊聚北京大學大操場,為亡靈們舉行“三·一八死難烈士追悼大會”。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三·一八”鬥爭,表現了北京人民反帝、反軍閥的英勇革命精神,暴露了段祺瑞反動政府賣國、殘暴的真面目,更加激發了全國人民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的決心,有力地推動和配合了廣東革命根據地出師北伐。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在海淀,有多處“三·一八”烈士紀念碑,它們見證了中華民族備受列強欺辱的歷史,記錄了民眾奮起反抗和中華民族的崛起。

圓明園“三·一八”烈士公墓

在北京圓明園西南面“九洲清宴”遺址,有一座“三·一八”烈士墓,這座墓園佔地約100平方米,正中修築一米多高的石砌圓形臺基,臺基上豎起通高九米六面體大理石墓碑。墓碑正南面鐫刻著“三·一八烈士紀念碑”幾個大字。

從正南面開始,自右而左,鐫刻北平市長何其鞏所寫的《三·一八烈士墓表》和39位烈士的姓名、年齡、籍貫、所在單位和職業等。墓碑四周有28位烈士的墳塋,其餘烈士葬於別處。這處烈士墓是在“三·一八”慘案3週年時建成的,當時北平市近萬人參加了隆重的烈士公葬典禮。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在“三·一八烈士公墓”的東北角,有一座三米高的三稜形石質墓碑。這就是“三·一八慘案江禹烈、劉葆彝、陳燮烈士紀念碑”。這三位烈士生前都是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北京工業大學師生在1926年3月21日舉行了祭奠儀式,28日舉行了追悼大會和紀念碑奠基禮。

這座紀念碑建立在西城區端王府夾道的工業大學校園。三稜形的紀念碑上,三面分別刻有“三·一八慘案江禹烈/劉葆彝/陳燮烈士紀念碑”。六角形的碑座上刻有烈士的生平。1970年代,工業大學早已遷走,當地因施工建設而將紀念碑遷到現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清華大學

“三·一八”烈士韋傑三紀念碑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在清華大學內“水木清華”北面土山之陰,建有“三·一八烈士韋傑三紀念碑”。

這是清華學生在1926年從圓明園遺址運來的一根大理石斷柱,人們稱之為“三·一八斷碑”。碑座上刻“韋傑三君死難紀念碑”,“本校學生會同人立”。清華同學曾將烈士遺骨安葬於清華園內,三週後移至圓明園與三·一八諸烈士合葬,於是在原墓址豎起斷碑。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北京大學

“三·一八”遇難烈士紀念碑

在北京大學西部化學南樓後面的柏林中,建有“魏士毅烈士紀念碑”。烈士犧牲一年後,燕京大學學生會建立了這座方錐形的漢白玉碑,碑身正面鐫刻著“魏士毅女士紀念碑”八個大字。碑下的三層基座上,刻有“魏士毅女士紀念碑銘”。

與“魏士毅烈士紀念碑”並列而立的是“三·一八遇難烈士黃克仁、李家珍、張仲超紀念碑”。1982年3月,北大團委從原北大三院(在東城區北河沿)遷移來的。

碑座高三尺,碑腰高一尺,碑身高八尺,暗喻“三·一八”慘案。紀念碑為方錐形,四面分別用篆書刻寫著:“三一八遇難烈士黃君克仁/李君家珍/張君仲超紀念碑”,“中華民國十有八年五月卅日立石”。與此相對應的碑腰四面,分別刻著三位烈士的簡歷和銘文。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魏士毅烈士

1904年出生於天津商人家庭。1923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學預科。3月18日,魏士毅自告奮勇高舉起校旗,走在女校隊伍前面。政府衛隊開槍時,兩顆子彈擊中了她的胸膛。殉難時年僅23歲。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北京師範大學紀念碑

在北京西北郊北京師範大學宿舍區的樓群中,建有“三·一八殉難烈士範士融、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

這是一座1985年3月建成的漢白玉方錐形紀念碑,碑座正面鐫刻著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寫的“碧血丹心”四個字,還刻有三位烈士的生平。碑文敘述了建碑緣起。和平門外師大院內曾建有範士融紀念碑。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劉和珍烈士

1904年出生於江西省南昌縣,1923年,考入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大學英語系,被選為學生自治會主席。3月18日,政府衛隊開槍時,一顆子彈從背部入,斜穿心肺,犧牲時年僅23歲。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三·一八”慘案後,舉國震驚。中國知識階層無論其政治觀點與學術觀點有怎樣的不同,均紛紛痛斥執政府和“執政”段祺瑞的行為。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為此,傅國湧先生稱:“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即使和俄羅斯最優秀的知識分子們相比也並不遜色,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知識分子最可貴的那些品質,他們是民族的脊樑,是我們心中永遠不倒的長城,是‘真的猛士’。”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部分攝影 / 趙迪

部分照片源自網絡

審校 / 馮煥麗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更多歷史文化故事

「积淀」海淀革命历史遗迹寻踪之“三·一八”惨案纪念地:那一年,丹心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