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朋友圈的一個點讚,我被全公司孤立了"

很可能引發一場人際危機。

01

看到一篇職業經理人分享的文章,教我們分辨公司裡,哪些人不能得罪:

第一階梯的是老闆、財務、人事、秘書,理由不用說,一旦得罪他們,很可能弄丟工作。

第二階梯的是心腹、同事、總務、網管,只要他們背後插刀,我們就沒有好下場。

第三階梯是其他部門同事、清潔阿姨、班車司機等等,他們只用一句話,就能讓我們的職場印象大打折扣。

結論就是,公司裡,任何人都得罪不起!

看完文章後,我不禁嗤之以鼻,如果人人都得罪不起,那工作還有什麼意思呢?

後臺一個同學的留言,卻似乎印證了這個真理。



這個叫莫莫的同學,進公司不到三個月,他們老闆要求,同事之間都要加微信,多交流感情。

可公司群裡,幾乎從來沒有人主動發言。

可同事朋友圈中,都在歌頌公司、讚美老闆,一片祥和。

莫莫願意和同事們交好,所以幾乎每個同事的朋友圈,她都會點贊,有時還會留言。

最近,她覺得自己又回到剛進公司的狀態,同事們都不理她,不找她聊天,也不跟她約飯。

一個同是新人的同事告知她真相。

原來幾天前,莫莫點讚了一個離職同事的朋友圈,那人說:從今天起,希望有個新開始。

這樣一來,大家都以為她不想幹了,害怕受牽連,才跟她拉開了距離。

就因為一個小小的點贊,我們的人際關係受到了挑戰。

02

職場關係人際關係有多可怕,想必每個人都有相似的感受。

就拿見到主管一事來說吧,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一直抬著頭,面帶微笑地向他走近,再微微鞠躬,有禮貌地打個招呼?

還是趕快低下頭,立刻換另一條路,裝作沒有看見對方匆忙遁走?

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很多人都會選擇第二種。

很多道理我們都懂,可真到了自己身上,又會覺得很難接受。

職場就是個巨大的“矛盾體”,每個人都想隨性做自己,卻不得不經營好人際關係。

同事小劉最近很苦惱,因為他發現不管自己怎麼做,都會得罪人。

策劃團隊的一個項目被拖延了,遲遲交不出成品,客戶很生氣,經理就拿負責校對的女同事出氣。

小劉卻站出來說,不是女同事的問題,而是另一個同事王哥的數據遲遲交不出來。

這樣一來,小劉反而成了最大的“背鍋俠”,不僅得罪了王哥,甚至被經理要求收拾爛攤子。

最無辜的人成了最慘的人,也難怪現在的年輕人,都在汲汲營營地經營職場人際關係。

我跟你關係不好,你就給我一刀?怕了怕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正如《杜拉拉昇職記》中的麥琪,總是看不慣杜拉拉,經常陷害她,典型的老員工欺負新員工。

辦公室裡的人際危機,很多隻是源於小事,卻輕易毀壞了我們的根基。

而我們都明白,多一個敵人,就意味著我們要多提防一個小人,處理好人際關係,我們才能站穩,走遠。

03

在遍地都是“戲精”的職場中,我們還能做自己嗎?

一個微博博主說:

職場,本來就不是個“做自己”的地方。

她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在一家國企單位工作將近8年,從小白熬成有資歷的老員工,她本應是受人尊重的一員。

卻成了單位裡的“透明人”。

每次單位聚會,她都不會去,一來不愛湊熱鬧,二來受不了所有人都在巴結領導。

每次總經理發紅包,她都不會搶,哪怕被別人說她“假裝清高”。

在辦公室裡,最安靜、最冷清的角落,就是她的辦公桌,甚少有人主動走過來,除了不可避免的工作交集。

“吃午飯的時候,我一個人吃著從家裡帶來的便當,看著其他人結伴出去吃飯。”

“那時候才意識到,在工作中,做自己本身就很傻。”

那些逃避經營人際關係,堅持做自己的人,或多或少遭受過打擊、挫折,甚至嘲笑。

他們被孤立,在團隊裡失去了話語權。

他們很努力,但不被接受的努力,本就是無用功。

他們很驕傲,卻不得不遭受他人白眼。

正如《歡樂頌》中樊勝美所說:成年人的世界裡,豈止真話假話那麼簡單啊!

做人真正經呢,自己最累。做人假正經呢,身邊人最累。

要不要做自己,還得看心中有沒有一把天平。


04

有人把辦公室形容成圈子,公司是一個大圈子,圈住了所有人,每個人就是最小的圈子,被禁錮在大圈之中。

有些小圈子的界限感不強,所以他們輕易融入大圈子。

有些小圈子的界限太分明,無論如何都融不進大圈子之中。

所以出現了尷尬的一幕,大圈子之外,總有幾個人在掙扎,進退不得。

活在圈子裡,我們應該保持自己嗎?

這問題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To do or not to do,is a question。

選擇隨波逐流的,有可能因為缺乏知識和經驗,也因為天真,從而被其他人壓榨。

選擇堅持自己的,無異於把自己放在風口浪尖,被集體排擠在外。

面對如此矛盾兩難的問題,或許我們該跳脫問題本身,去思考,在圈子之間,我們該怎麼活才能贏得生存力。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中提出一個觀點:想要避免落入競爭的陷阱,就要發展自己的主動性與責任感。

你想,所謂的“人際危機”,不就是職場競爭的陷阱嗎?

當我們主動跳脫圈子文化的侷限,專注工作,不在其他人身上浪費過多的時間——

才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才能找到認同自己的朋友...

才能擔起責任,主動地在職場這個華寧中發展...

職場,本身就是競爭力的鬥獸場,你真正強大了,才不會畏懼別人的算計與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