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說起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有一樣物產是十分知名的,那就是八寶貢米。

八寶米因產於素有“高原小桂林”之稱的八寶鎮而得名,一條美麗的河流從這裡穿過,奔向遠方,八寶貢米就是它滋養的。如果沒有它,也就沒有八寶貢米。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八寶米以清香、味甜、顆粒大、光澤好、口感佳、飯冷不硬、不變色而盛名。

它是清代供給朝廷的貢米,清道光五年(1825年)的《廣南府志》記載為“歲貢百擔”這一百擔(即一萬斤)貢米,是八寶人背馬馱30多公里到縣境西洋江下游的板蚌碼頭用木船運至廣西百色轉運朝廷。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時下,正是稻米黃時。從坡現村走到稻田,十多分鐘的路程,穿過一片現代農民建起的洋樓,就進入一大片的稻田了。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稻田就在一些乳峰般的小山下,無數的小山峰下形成一片寬闊而平整的田壩。

這個時節,這裡田裡種的全是稻穀,許多是已經抽出了沉甸甸穗的,有些稻穗已經黃澄澄的,快可以收割了。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就在稻田的中間,一條漂亮的大河橫穿而過,水清澈而滂沱,讓人頓生美感。

河兩岸能看到一片片的金色稻浪。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稻花香,田園美,是天然的原汁原味的稻作文化生態園。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現在雖然不是最黃的時候,但下午在夕輝之中,那種閃亮的金色,依然透著成熟之美,偶爾還能聞到稻香。

這就是貢米之鄉壯觀的景緻之一。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一個地方的美,除了峻山奇水之外,也離不開野性。

野性野趣之美,是自然而然打動人心靈的。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河野村,除了玲瓏雋秀的奇山之外,在八寶河上漂游,你能看到無數的野趣風光。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河野村前有一條清波盪漾的河,一處水面正在冒泡。冒泡的地方就是出水口,水是從地下流過來的,水流量很大,但不知水源在哪兒。

這條河的水確實源自地下,但它真正的水源地在哪兒,沒有人清楚。老人們為了尋找這條河的水源,曾帶著糠到上面很遠的地方撒,包括雲南和越南交界的地方,但都沒找到真正水源。

水源成了一個謎。

這條河應該也算是珠江的源頭之一,河水流經多地後,最後進入珠江匯入大海。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乘著條小的鐵皮船順流而下,進入河流之後,發現河水清澈透明,能看到水下兩三米的水草。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河中的植物非常的豐富,有的像草,有的像藻,河中的樹格外的突出。

河裡最多的植物,當地人稱之為野茭瓜,它們既像蘆葦叢又像甘蔗林,青青翠翠的,和遠山近水連在一起,形成一片綠色紗幔。

除非仰望湛藍的天空,那些飄飛的白色雲朵會給你帶來外面的臆想,不然你的一切思緒都會留在這裡。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八寶河裡的野生鳥類不少,大大小小的野鳥,有的在潛水,有的在嬉戲,有的時飛時落。它們有的色彩繽紛,有的全身灰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條河裡最快樂的,要數河野村的孩子們。

每一個自然村寨前的水邊,都有許多正在游泳和跳水的孩子。

河水涼涼的,但孩子卻很開心。

他們光著身子,一會兒跳水,一會兒扎猛子,玩得十分的開心。

“現在還有幾條河像這樣清澈到可以游泳!”一名遊客看到孩子們的快樂後發出感慨。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在河裡行駛的不僅有鐵皮船,還有一些筏子,遊客們用它玩漂流,他們離水很近,船與水幾乎融在一起。

這是一種完全的放鬆與融入,外面的世界完全與他們無關。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如果你有空,請到河野村來,與這條充滿野趣的八寶河約會。

相信,你想要的,她都會給你~~

多讀一點

這裡被稱作雲南的小桂林,就在普者黑邊上,還是貢米之鄉喲

壯族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是典型的稻作民族。

至今壯族人種植水稻已有12000-20000年。

數千年傳承下來的稻作文化,是壯民族最具特質的傳統文化。

稻作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半壁江山。

漫長的稻作農耕對壯族的生產、生活、人生禮儀、民族性格和深層心理,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河野沿河兩岸均為田園風光,稻花香,田園美,是天然的原汁原味的稻作文化生態園。

生產工具以犁、耙、鋤、鍬、鐮、刀、斧、筐、箕、簸、篩、簍、扁擔、戽斗、水車、石磨、石缸、木雕、石皿、紡紗輪、織布機、榨油機、谷鬥、笆籠、西籠、三角罩、傳統魚網、魚竿、攀箏等,便是據“那”而作,賴“那”而食,靠“那”而穿,因“那”而樂,憑“那”而居的象徵。

還有對歌、唱戲、打陀螺、鬥牛、鬥雞、鬥鳥這些豐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風光。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我們專注於雲南私人定製旅行,深度發掘雲南最美的旅行線路。隨時為您更新最新雲南出行資訊,讓您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七彩雲南的魅力風情。

撫仙湖環湖旅拍一日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