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卡車之家 約稿】從2016年開始,交通部連續重拳整治違規轎運車,截止到今年7月“大怪”、“二怪”、“飛機板”等超長超寬轎運車已經銷聲匿跡,國內轎運市場漸漸回到一個正常的秩序。雖然“飛機板”死了,但是合規的轎運半掛車的利潤非常低,轎運車行業從業者要想活下來,迫切需要找到一個新的“扛把子”。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近兩年來,國內炒的最火的就是中置軸轎運車了。從新GB1589剛一發布,各製造企業開始競賽般推出新車,各類主機廠也頻頻為其代言,如今在路上經常能看到中置軸轎運在刷存在感。 那麼,中置軸轎運車真的有資格來支撐轎運行業的未來麼?

什麼是中置軸轎運車?

對於大部分司機來說,中置軸仍是個模糊的概念,討論這個車型之前,我們先搞明白什麼是“中置軸”?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中置軸掛車指:牽引裝置不能垂直移動(相對於掛車),車軸位於緊靠掛車的重心(當均勻載荷時)的掛車。這種車輛只有較小的垂直靜載荷作用於牽引車,不超過相當於掛車最大質量的10%或10000N的載荷(兩者取較小者)。簡單來說,中置軸掛車的重量幾乎全部集中在中間輪胎上,牽引裝置上幾乎不承受垂直重量。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中置軸轎運車是由貨車和低底盤中置軸掛車兩部分組成,具有單層或多層貨臺,用於裝載運輸車輛的汽車列車。由於這種車型佈局緊湊、空間利用率高,轉彎半徑小,在歐美地區很早便得到了推廣利用。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在2016年以前,國內沒有適用於中置軸轎運車的法規,其發展一直處名不正言不順的尷尬之中。直到2016年新版GB1589的發佈之後,國標中新增加了中置軸車輛運輸掛車,長度限制放寬到22米,這才引起中置軸轎運車的井噴式發展。

中置軸轎運車很厲害嗎?

中置軸轎運車長度放寬到22米之後,比普通掛車能夠多出一輛轎車的長度,上下兩層貨臺的話就可以比普通轎運車多裝2臺汽車。目前合規的普通半掛轎運車能夠裝納6輛小轎車,而中置軸轎運車則可以裝納8-9輛小轎車。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每次多運2輛,相同條件下,中置軸轎運比普通半掛轎運能夠多出33%左右的毛利潤,在這種利潤的誘惑下,大家都不淡定了。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現在各大主機廠都推出了自己的中置軸車型,勞爾、中集等掛車廠家也都推出了一系列的中置軸掛車。如今,在高速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運營中的中置軸轎運車。

中置軸轎運會顛覆未來嗎?

雖然中置軸轎運車擁有多裝2輛的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該車型就能一路披荊斬棘,它在中國的成長之路仍然面臨很多尷尬。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首先,由於結構的原因,有些中置軸轎運車在高速行駛時不穩定,前車傳導的橫向力很容易被放大,因此後方掛車更容易出現摺疊、擺震的現象。中置軸轎運車雖然裝備了全車ABS,但ESC和EBS這樣的控制系統還沒得到普及,高速制動很容易發生不穩定的情況。截至目前,已經發生了幾起不穩定誘發的中置軸事故,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於中置軸安全性的探討。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其次,為了多裝一輛,裝貨平臺向前延伸到平頂駕駛室上面,裝滿車輛之後,駕駛室又不能隨意翻轉。因此很多司機也擔心,中置軸轎運車發生故障時檢修會比較麻煩。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再次,現在普通半掛轎運車的工藝成熟,配套方便,總體制造成本較低。而中置軸轎運車的製造成本高昂,很多中小物流企業難以支撐更換費用。據瞭解,一輛中置軸轎運車要比普通半掛車貴20萬左右,並且中置軸轎運車的運營成本也比較高,在考慮到轎運行業的投入產出比之後,很多物流企業都躊躇不前。


“飛機板”已死,中置軸轎運車真的能夠改變未來嗎?


最後,其實在普通轎運半掛和中置軸轎運掛車之間,還半路殺出了一個程咬金。新版GB1589也放寬了對長頭車的限制,柳汽、柳特研發出可以裝7輛轎車的長頭轎運車。這種長頭半掛既有普通半掛成本低的優勢,又比普通半掛多裝一輛轎車,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方案,對中置軸轎運車產生了很多的威脅。

可以看出,中置軸轎運車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前行的路上仍然充滿坎坷。中置軸轎運車要想擺脫尷尬局面,仍需在產品穩定性和價格親民性方面進一步提升。當中置軸在安全性方面超過普通半掛車,在性價比方面比肩長頭半掛車,中置軸轎運車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關注卡車之家,網聚卡車人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