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學院巡禮」電子信息學院

電子信息學院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welcome

學院簡介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創建於1958年,當時名稱為無線電系(六系),在經歷航空電子工程系、電子工程系的發展階段後,2003年5月更名為電子信息學院(八院)。現設有微納電子與集成電路系、電子工程系、系統與控制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學院師資隊伍力量雄厚,學科專業設置齊全,實驗平臺支持有力,教育教學成果顯著,科學研究碩果累累,國際合作穩步發展。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學院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學院涉及7個一級學科,擁有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授予權一級學科,2個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3個國防特色學科專業,3個陝西省一流專業;設有5個本科專業、11個碩士點、8個博士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

學院以航空航天航海電子信息為特色,瞄準國際前沿科技,對接國家重大需求,加強創新平臺和團隊建設。現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7個,研究中心3個,創新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擁有國內地方高校中唯一能夠系統地開展航空電子、綜合控制的理論研究、建模仿真、系統綜合到測試評估的教學、科研和學術交流基地。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人才,赴海外遊學學生及來學院留學學生數量逐年上升。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芬蘭、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交流與合作關係,聯合成立了7個國際研究機構。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根,以育人為本,以師資隊伍和學科建設為抓手,以制度完善、文化建設、協同創新和國際化辦學為重要舉措,堅持內涵式發展道路,把握機遇,深化改革,為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而努力奮鬥。

「西工大學院巡禮」電子信息學院

電子信息學院大樓

師資力量

學院在編正式教職工166人,其中專職教師134人(具有博士學位120人),教授35人(博士生導師28人),副教授69人。學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防工業國家級專家1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1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人,青年千人計劃1人,陝西省百人計劃2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員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7人,全國高等學校骨幹教師2人,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1人,陝西省先進工作者1人,部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陝西省教學名師5人,陝西省優秀教師1人,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陝西省高校科協青年人才託舉計劃1人;建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陝西省教學團隊、1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

學科特色

學院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為特色,服務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在航空電子綜合系統,航空火力與指揮控制,機載雷達和遙感信息獲取、處理與傳輸,信號與信息處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微波測試與計算,光電信息處理與測試,衛星導航與定位,寬帶無線通信與網絡,通信信號處理與電子對抗,航空微納傳感器,專用集成電路等研究領域具有明顯的特色和優勢。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武器裝備型號項目、國防基礎科研及預先研究計劃、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科技項目,深度參與了多型飛機航空電子系統、北斗衛星等國家重大工程的研製任務,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十一五”以來,承擔了千萬級重大項目5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1項,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150餘項;ESI高被引論文16篇,被SCI、EI、ISTP收錄論文1000餘篇。

「西工大學院巡禮」電子信息學院

智能空天電子系統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人才培養改革

現有全日制學生230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8人、碩士研究生638人、本科生1323人,留學生54人。學院積極探索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招收“國際班”、“E龍班”。近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陝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1 部;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文授課品牌課程1門,陝西省精品課程9門,升級陝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8門;陝西省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2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1部,原國防科工委“十一五”國防特色教材4部。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航空、航天和電子信息相關領域的各層次優秀人才萬餘名,畢業學生供不應求,深受用人單位歡迎,一批院友已成為國防科研、生產等單位的領軍人物和棟樑之才。

「西工大學院巡禮」電子信息學院

「西工大學院巡禮」電子信息學院

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現場

學院專業介紹

2018年電子信息學院本科招生的專業有電子信息類(大類招生)、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全英文授課專業)。

電子信息類(大類)

為進一步適應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在“重基礎、寬口徑、高水平、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思想下,電子信息學院自2018年起實施電子信息類的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學生入校後不分專業方向,前兩年按大類培養修完通識通修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後兩年再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和擇業意願,結合學業成績,選報專業方向修讀專業課程,按培養方案修完全部規定課程並取得相應學分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目前電子信息大類的專業方向有: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4個專業方向。

培養目標

為適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滿足對國防、行業以及區域經濟對電子信息人才的需求,按照“厚基礎、寬口徑、有特色”的本科教育培養理念,培養具有良好的創新實踐素質與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理論基礎紮實、適應面廣、工程能力強、基本素質好,能夠在電子、信息、通信和控制等高新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與應用開發的拔尖創新型人才。

專業特色

學生按照電子信息大類專業進行培養。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信息大類專業主要涉及“電子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學科,是以空天電子信息系統工程為特色的工程類專業。 “電子”、“信息”與“通信”學科涵蓋了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航空電子綜合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學科內容。基於“核心概念—知識體系—特色發展”的電子信息大類專業培養模式,有助於學生高效率、高質量地掌握 “電子”、“信息”、 與“通信”學科的專業知識;實行多學科交叉背景下,通識教育和完全學分制基礎上的電子信息大類寬口徑專業教育,優化通識、大類、專業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構建學院學科基礎核心課和具有航空、航天、行業特色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使學生在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基礎知識的同時,具有很強的專業適應性、學科拓展性和特色發展潛力,成為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與應用開發的拔尖創新型人才。

電子信息類下設四個專業方向:

1.電子科學與技術。本專業方向學生主要學習微電子、集成電路以及集成系統設計、應用、開發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屬於國家優先重點發展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在微電子、集成電路及集成系統技術領域內,基礎理論紮實、適應面廣、工程能力強、基本素質好,能從事微電子技術、集成電路及集成系統研究、設計和製造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也能夠在電子及相關技術領域從事研究、設計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方向培養的學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強的實際動手能力。該專業是陝西省“一流專業”。

2.電子信息工程。本專業方向涉及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研究內容,主要學習信號傳輸與信息處理、電磁與無線信息獲取以及電子與信息系統設計、應用、開發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涉及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於一體的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在電子與信息領域內,理論基礎紮實,工程實踐能力強、適應面廣、業務素質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方向是國際化人才培養試點專業。

3.通信工程。本專業方向主要學習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移動通信、信息交換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養具備在通信技術領域內,基礎理論紮實、適應面廣、工程能力強、基本素質好,能在通信系統網絡及相關技術領域從事研究、設計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方向是陝西省“一流專業”。

4.電磁場與無線技術。本專業方向主要是為培養當前緊缺的射頻與無線技術相關領域的高技術人才而設置的。研究射頻無線信號的產生、輻射、傳播、散射、接收和處理的相關理論、技術和工程應用。培養具有電磁場理論與工程,射頻、微波電路與系統天線設計及研發能力,通信和雷達技術基礎高級專門技術人才。該專業方向屬國防緊缺專業。

深造與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繼續攻讀相關學科碩士研究生,近年免試推薦、考研錄取比例都在60%以上。畢業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畢業後可到研究所、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信息及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電子、信息、自動控制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以航空綜合電子系統、航空綜合控制理論、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為核心的專業課程知識,具有綜合運用控制理論、電子信息技術和計算機仿真技術進行復雜電子信息系統研究、設計與分析的能力。

專業特色

探測制導與控制專業以航空火力控制、航空電子綜合、航空武器系統分析為學科專業特色。該專業是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專業、陝西省名牌專業、陝西省“一流專業”,涵蓋了三個二級學科:系統工程、電路與系統、航空電子綜合技術。專業建有“航空火力與指揮控制系統”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空天電子信息感知與光電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智能空天電子系統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是我國航空電子、武器火控系統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國防科研、生產單位的領軍人物和棟樑之才。

深造與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選擇報考電子信息類、控制類、計算機類等相關學科碩士研究生,在相關專業方向繼續深造,近三年統計,畢業生平均考研錄取率達60%。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分佈在大中城市的高校、以及航空、航天、航海、電子、兵器系統等科研院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信息、通信、控制、計算機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設計開發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全英文授課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基礎理論紮實、工程實踐能力強、瞭解電子信息領域國際規則、具備跨文化交流、 競爭與合作能力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提供人才支撐。畢業生將以全英文授課的方式,掌握電子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方面的理論、技術及相關的軟、硬件設計能力。能從事電子和信息工程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與管理工作,涵蓋電子信息設備與系統、信號與信息獲取、傳輸與處理、射頻與微波技術、電磁兼容、電子對抗、自動控制、通信、微電子系統、計算機應用等。

專業特色

國際班面向全球招生,採用全英文授課,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控制與計算機應用技術於一體的寬口徑專業。該專業開拓學生國際化視野、培養學生了解電子信息領域國際規則、跨文化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方面,具備鮮明的國際化特色。

深造與就業方向

電子信息工程國際班畢業生可繼續攻讀相關學科碩士研究生,也可到研究所、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信息及相關技術領域的設計、研究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等工作,還具備到國外著名大學的電子信息相關專業繼續進行深造的優勢,或進入跨國公司、著名合資企業進行工作。

學院網站:http://dianzi.nwpu.edu.cn

諮詢電話:029-88431207 029-884312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