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敦煌一日遊”的線路是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先自然景觀後人文歷史更有助於我們認識這座世界佛教藝術的寶庫。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公里處。全山系沙堆積而成,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數十米,山峰陡峭,勢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溼的沙土層,風吹沙粒振動,聲響可引起沙土層共鳴,故名。據史書記載,在天氣晴朗時,即使風停沙靜,也會發出絲竹管絃之音,猶如奏樂,故“沙嶺晴鳴”為敦煌一景。大自然現象中這一種奇觀也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進入鳴沙山景區,為了便於沙地上行走,遊客都要穿上桔紅色的鞋套。景區內有不少遊樂項目,但大多數遊客都會選擇騎駱駝登山,領略駕馭“沙漠之舟”的樂趣。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登上山頂後還可以體驗滑沙而下的快感。雖然也有沙漠越野車、滑翔飛機遊樂項目,但更多的人還是喜歡以更自然原始的方式親近沙漠,體會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導遊告訴我們,景區將要建造沙雕公園,那時遊客可能玩的時間會更長。但我還是更喜歡那種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看!這對“母子戲沙”玩得多開心呀。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月牙泉在鳴沙山下,因景區內的羅布麻、枸杞等藥材很多,故又稱藥泉。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去鳴沙山、月牙泉遊玩以傍晚、黃昏時分最佳,那是攝影愛好者的黃金時段。等不來落日晚霞,我只好拍下這些千年的胡楊和旱柳。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敦煌莫高窟,被譽為東方盧浮宮,位於甘肅敦煌縣城外25公里的大漠之中,是我此行的最後一站,敦煌旅遊的壓軸戲——參觀莫高窟。早聽說為了更好的保護敦煌石窟,景區對遊客進行嚴格的管理。所有遊客必須通過網絡形式預約才能正常參觀莫高窟;所有遊客在實地參觀莫高窟之前,必須首先在數字展示中心通過兩部時長各20分鐘的主題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夢幻佛宮》是全球首部以石窟藝術為表現題材的超高清8k數字球幕電影,影片對莫高窟最具藝術價值的7個經典洞窟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然後乘坐擺渡車從數字展示中心抵達莫高窟,根據團隊和散客分組後,由講解員引導按照既定路線進洞窟參觀;參觀結束後再乘坐擺渡車返回數字展示中心購物或休息。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個朝代、歷經千年的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題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當時的民俗、耕織、狩獵、婚喪、節日歡樂等的壁畫。這些壁畫彩塑技藝精湛無雙,被公認為是“人類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藝術的寶庫。整個莫高窟參觀活動用時將由原來的120分鐘延長為150分鐘至180分鐘,而遊客在全部洞窟內的時間將壓縮到75分鐘。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通過這種參觀模式,既可緩解洞窟壓力,減少遊客參觀給珍貴而又脆弱的壁畫彩塑帶來的潛在威脅,還可利用多媒體展示滿足多種參觀需求,提升服務質量和遊客參觀體驗品質;同時,景區還建立陳列館,能讓遊客更深入全面地瞭解莫高窟的歷史文化。石窟裡是不讓拍攝的,下圖那些精美絕倫的雕刻都是陳列館裡的復原品。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石窟只一天是沒法真正看懂敦煌石窟的,甚至不少人畢其一生都在研究它,由此興起一門新學科——敦煌學。說起莫高窟的發現和發掘,人們往往說起王道士和那些西方的文物盜賊。其中一位學貫中西的法國探險家引起了我的關注,他就是保羅·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年5月28日-1945年10月26日),世界著名的法國漢學家、探險家。就學於巴黎大學,主修英語,後入法國漢學中心學習漢語,繼入國立東方語言學校,專攻東方各國語文歷史,志力於中國學研究。1908年往中國敦煌石窟探險,購買了大批敦煌文物,帶回法國;今藏法國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伯希和是歐美公認的中國學領袖,其影響遍及歐美日本及中國。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1935年秋,一位在法國留學的中國青年常書鴻在巴黎塞納河畔的舊書攤上,偶然看到由伯希和編輯的一部名為《敦煌圖錄》的畫冊。全書共分六冊,約400幅有關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他十分驚奇,方知在中國還有這樣一座藝術寶庫存在,而且在國外引起了轟動,中國人卻不知,他內心感到一種震撼。從此他立志並把一生交給了敦煌這座藝術寶庫,此後經常書鴻及幾代人的努力,保護和研究莫高窟併成為了中國的敦煌學研究。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然而這些東西方學者並非完人,伯希和與中國學者交往開始卻並非友誼佳話,而是以讓炎黃子孫憤慨痛惜,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煌盜寶為開端。常書鴻幾十年的敦煌守護中,經歷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種種不幸和打擊,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但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致力傳承和發掘敦煌這一世界文明瑰寶。儘管[從藏經洞裡被掠走的經書遍佈世界,但也有不少海內外有識之士捐資保護敦煌,今日之敦煌已成為世界的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遊沙玩水看敦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