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錢網:P2P備案元年的四大投資定律

抓錢網:P2P備案元年的四大投資定律

抓錢網

抓錢網訊:轉眼,在這P2P網貸備案元年的關鍵時期,有的投資人因恐懼“備案雷”而選擇“壯士斷腕”退出了這個投資行當;還有的投資人則反其道而行之,在行業備案前夕瘋狂的“擼羊毛”,試圖抓住黎明前的狂歡潮。試問,除此之外,是否還有第三種選擇?

在理財領域,有經典的四大理財定律,即4321定律、雙10定律、31定律以及80定律。此四大定律耳熟能詳,在此不復多言。大道將行,在P2P行業即將迎來備案的關鍵時間節點,抓錢網整理了網貸領域的四大投資定律,供廣大投資朋友參考。

定律一:合理配置穩健投資

風雲未定之時,無論是“高大上”還是“小而美”平臺, 最終備案情況如何都尚未可知。雖然許多媒體鋪天蓋地式的報道傳遞著諸如“規模不應成P2P備案的選擇標準,別信大而不死”、“小而美平臺船小好掉頭”、“現在這個時間節點,選擇小而美平臺更靠譜?”等風言風語。但是,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道理放在P2P投資領域也非常適用。

不論平臺規模大小,理性對待,不外乎一個“穩”字。而合理配置手頭資金,才能達到穩健的投資收益。例如,投資人可以選擇在網貸之家、天眼等排名前百位的平臺配置60%-70%的資金,雖然預期收益普遍相對不高,預期年化徘徊在5%-8%,但勝在安全性更高;同時,將本金的30%-40%選擇投資經驗較豐富的“小而美”平臺進行投放,旨在提高預期收益水平。

不過,投資人在注重資金在各P2P平臺配比情況的大前提下,依然需謹記考察平臺的安全性與資產真實性。

抓錢網認為,選擇相對穩健的資金投資配置方式,同時注重分散各類平臺的風險,讓自己的資金配置更恰當,保持合理的流動性和收益性,更容易安心、穩定地找到投資理財的幸福之路。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人而言,為了更加便捷的通往幸福理財之路,不妨選擇穩健的資金配比方式。

定律二:適當降低收益期望

2018年春節過後,P2P領域的“降息潮”似乎來得比往年更晚一些。

據網貸之家發佈的《P2P網貸行業2018年3月月報》數據顯示,2018年3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62%,環比小幅下降6個基點,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上行走勢。

按照P2P網貸行業往年的“傳統”,春節過後由於資金端與資產端的短暫“失衡”,往往迎來一波降息,而在今年2月,月報顯示,網貸行業綜合參考收益率為9.68%,延續上月上行走勢,環比小幅上漲10個基點,同比上升17個基點。

其實,隨著監管層的整改指引、行業自我出清、良性業態不斷形成,未來P2P投資收益將呈現波動震盪,小幅度區間的收益下行也符合行業發展的科學性、合理性。對此,投資人可適當降低對P2P收益水平的心理預期,把握住“穩穩的幸福”才是王道。

定律三:不熟不投分散風險

雖然P2P投資相對股票、基金、期貨等理財方式而言,具有進入門檻低、專業知識要求不高等特點,但網貸市場同樣存在風險,投資人仍需謹慎行事,切莫眼高手低、忽視了金融風險。

不熟不投,是投資界一向以來奉行的投資定律之一。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剛剛興起之時,不少投資人盲目跟風,在還沒明白P2P為何物,也不清楚其內在經濟邏輯時,就貿然入場,結果陷入了一些假借P2P之名,行龐氏騙局之實的金融陷阱。例如,前段時間主動投案的某寶網創始人,其詐騙手段就是依託該平臺為通道,以完成廣告任務可獲取年化收益率達40%至60%的高息為誘餌,向社會公眾吸收鉅額資金。

因此,投資人在選擇投資P2P平臺之時,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弄清其商業邏輯,判斷該平臺的產品邏輯是否成立,進而規避那些打著創新旗號的“偽P2P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最大程度上分散風險,往往是理性投資人的最佳選擇。

定律四:適合自己才是最好

在自媒體氾濫的互聯網傳媒時代,網貸領域也產生了許多知名投資大V、P2P投資高手等等,不少投資老司機們、網貸從業者等紛紛在第三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開通自媒體專欄,誕生了不少類似“P2P投資指南”、“提高P2P投資收益六大方法”、“網貸老司機分享投資心得”等爆款文章。

其實,多個渠道瞭解P2P投資技巧本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有些小白投資人不明所以,沒有認真審視自身風險把控能力,跟著所謂的網貸大V進行投資,結果“舍了孩子也沒套著狼”,得不償失。

此外,還有些喜歡“混圈、混群”的投資人們,在群裡聽到群主、投友們介紹的高回報平臺,在不加以區分事實,辨別風險的情況下,一味受高收益誘惑,瘋狂“擼羊毛”,不知不覺承擔了超出自身承受範圍的投資風險。要知道,投資不是“兒戲”,任性不可為之。

如今,在加強投資人教育方面,越來越多P2P平臺在官網對投資人進行了“投資人適當性”風險提示,投資人也應該在認真衡量自身風險把控能力之後,謹慎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