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爲民服務代理制,解決羣衆辦事難、多跑路問題

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解決群眾辦事難、多跑路問題

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解決群眾辦事難、多跑路問題

當前廣大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兒童,由於不熟悉政策,遇到孩子上學、醫療保險、證照辦理等事項,不知道去找哪個部門,準備哪些手續,因此造成多跑了很多冤枉路,來回幾趟也辦不成事的困惑。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大力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不啻為一項很好的舉措。

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解決群眾辦事難、多跑路問題

大力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每村選拔一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熟悉農村政策的黨員作為為民服務代辦員,定期收集本村群眾需要辦理的事項,集中去辦理。同時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相關權限下移,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鄉鎮為民服務大廳辦公條件。在工作中堅持群眾需要第一的原則,堅持群眾有需求,黨員有服務,從群眾最急、最盼、最難、最怨的事情做起,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

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解決群眾辦事難、多跑路問題

在此基礎上成立黨員服務隊,他們深入千家萬戶,宣傳黨的政策,為民解憂,採取思想上扶志,生活上扶困,生產上扶技,項目上扶資等措施,用實際行動樹立黨員在群眾中的光輝形象。村村都能見到一本特殊的檔案,翻開檔案,裡面記載的不是成績,而是一條條的問題,群眾稱它為“問題性檔案”。把建立“問題性檔案”作為村級管理的一項長效機制,根據在群眾中徵求到的意見和建議,不斷細化、量化檔案內容,主動向群眾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解決群眾辦事難、多跑路問題

問題一旦記入檔案,黨員服務隊就以此開展助民、為民活動,解決一條,清除一條。黨員幹部幹事不幹事、創業不創業,翻開“問題檔案”一覽無餘。使幹部普遍感到身上有壓力,肩上有擔子,大大激發起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熱情。

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解決群眾辦事難、多跑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