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了解一下

5月4日,諾貝爾文學獎(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的官網上掛出了一條消息: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諾貝爾基金會決定,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被延期(至2019年),諾獎的其他獎項不會受到此決定影響。

In principle, the Nobel Prize shall be awarded every year, but decisions on Nobel Prizes have been postponed on a number of occasions during the history of the prizes. One of the circumstances that may justify an exception is when a situation in a prize-awarding institution arises that is so serious that a prize decision will not be perceived as credible.

原則上,諾貝爾獎每年頒發一次,但有關推遲頒發當年諾貝爾獎項的決定在歷史上曾發生過數次。(推遲)原因之一便是,頒獎機構出現嚴重情況,導致授予的獎項無法獲得公信力。

不過文中並沒有明確指出究竟是什麼“嚴重情況”。但有關瑞典文學院一名女院士Katarina Frostenson(卡塔琳娜⋅弗羅斯滕松)的丈夫涉嫌性侵、性騷擾及洩露文學獎獲獎者姓名的醜聞已經鋪天蓋地。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卡塔琳娜⋅弗羅斯滕松及其丈夫

諾貝爾文學獎在二戰後首次停頒,消息一出,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關於其原因及背後的故事,網上已經有很多新聞了。這裡,阿研想聊聊歷史上停頒的故事。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首次頒發至今,一共有過7次停頒的情況,分別是1914、1918、1935、1940、1941、1942和1943年。這些年都發生了什麼事呢?而那些本應得獎的作家又是誰呢?

1914年 卡爾·施皮特勒痛失“桂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在歐洲點燃,自然也就波及了瑞典這個歐洲小國。起初,諾委會還是按程序接受各國的推薦書,並擬定瑞士詩人卡爾·施皮特勒(Carl Friedrich Spitteler,1845-1924)為19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然而該年的諾獎卻因一位厄普沙拉大學歷史學教授的一篇報告而停止頒發。報告中寫道:“在目前戰事紛紛的時刻,頒發獎金對於瑞典的‘中立’地位有百弊而無一利,弄不好會招來誤解和麻煩。”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施皮特勒於5年後的1919年終於將諾貝爾文學獎收入囊中。其獲獎理由為“in special appreciation of his epic, Olympian Spring”(對其史詩的作品《奧林匹亞的春天》的特殊讚賞)。施皮特勒的代表作品是巨型史詩《奧林匹斯的春天》,以及小說《普羅米修斯和厄庇米修斯》(後改名為《受難者普羅米修斯》)。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Carl Friedrich Spitteler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Olympian Spring

1918年 被譴責的諾獎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這一年,由於種種原因,諾貝爾文學獎並沒有頒佈,而其他幾個獎項中,也只頒發了物理學獎和化學獎。

諷刺的是,這一年的化學獎頒給了德國化學家弗裡茨·哈伯(Fritz Haber,1868-1934),其獲獎理由是“for the synthesis(合成) of ammonia(氨) from its elements”。他第一個從空氣中製造出氨的科學家,使人類從此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

然而在一戰中,哈伯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時負責研製、生產氯氣、芥子氣等毒氣,並使用於戰爭之中,造成近百萬人傷亡,遭到了美、英、法、中等國科學家們的譴責,認為不應把此獎授予一位不人道的科學家。。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Fritz Haber

1935年 無法達成協議而停頒

1935年,瑞典學院的院士們因無法在表決會議中達成協議而停發了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這是首次因非戰爭原因而停頒文學獎。院士們究竟在爭論些什麼呢?

其爭論的焦點人物便是美國劇作家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1888-1953),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美國民族戲劇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瓊斯皇》、《毛猿》、《天邊外》、《悲悼》等。

對於奧尼爾是否可以獲得諾獎,諾貝爾委員會存在爭議,最大的質疑來自於諾委會主席兼學院常任秘書霍爾斯陶穆。這是他在奧尼爾報告中對奧尼爾的文學成就的評價:

就其影響而言,奧尼爾無疑是一位傑出的戲劇家。然而,由於他偏愛描繪錯綜複雜的感情,偏愛處理複雜的情節,再加上他的技巧雖奇而不能制勝,因此,觀眾很快就感到興味索然了。他的作品涵蓋面相當窄,而且,幾乎毫無格調可言——這兩點使他無法在他國內大行其道。雖然我們應當承認,奧尼爾憑藉著他那豐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大批人物,但他拙於心理剖析,只會彈奏著一根簡直要繃斷了的“單絃琴”。此外,他曾推出如此多拙劣的作品,我們應當考慮,是否有必要原諒他的錯誤?

就這樣,在瑞典文學院裡,“奧尼爾支持派”和“奧尼爾反對派”形成了對峙。而最終的停頒卻也是符合規定的,因為按照諾貝爾獎頒獎章程,瑞典學院可以每五年停頒一次獎

然而也就過了一年的時間,霍爾斯陶穆對奧尼爾的看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他從批判者變成了擁護者,讓這位美國劇作家終於摘得193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桂冠。

奧尼爾的獲獎詞是:

for the power, honesty and deep-felt emotions of his dramatic works, which embody an original concept of tragedy

由於他劇作中所表現的力、熱忱、與深摯的感情——它們完全符合悲劇的原始概念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Eugene O'Neill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奧尼爾劇作選

1940-1943年 全面停獎的四年

1940-1943年的四年時間裡,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終止了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活動。期間1940-1942這三年,不僅文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和平獎等所有諾獎的獎項都全部停止頒發。而1943年,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三獎恢復頒發,文學獎與和平獎依舊停頒。

為何二戰尚未結束、甚至混戰達到巔峰的1944年恢復頒發諾獎了呢?因為諾獎的頒發規則規定:諾貝爾獎不得連續五年不頒發。如果超過五年不頒發,捐款人的法定繼承人有權控告基金會破壞諾貝爾遺囑中的規定。

其實在1940-1943年間,雖然瑞典國王詔令諾貝爾獎一律停頒,但司掌各項諾獎的機構仍在繼續進行工作,接受推薦函。

1944年文學獎的侯選人,實際上積有幾年的侯選人名單,其最終得主是丹麥小說家、詩人約翰尼斯·延森(Johannes Vilhelm Jensen,1873-1950)。他在丹麥文學界享有崇高的聲譽,被稱為丹麥語言的“革新大師”。代表作為《德奧拉夫人》、《漫長的旅途》、《希默蘭的故事》等。這是他被提名18次後終於獲獎。

延森的獲獎詞是:

for the rare strength and fertility of his poetic imagination with which is combined an intellectual curiosity of wide scope and a bold, freshly creative style

因為他的雄渾而豐富的詩意想像力,他運用這種想像力使淵博的智慧探求和大膽、豐富有力的詩意想象,將胸襟廣博的求知心和大膽的、清閒的創造性風格和新奇的獨創風格結合起來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Johannes Vilhelm Jensen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歷史上七次停頒瞭解一下

希默蘭的故事

(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參考:《文壇群星—諾貝爾文學獎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