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英語、數學,學上二十年,有意義嗎?

暖心|英语、数学,学上二十年,有意义吗?

暖心|英语、数学,学上二十年,有意义吗?

英語、數學,學上二十年,有意義嗎?

文 | 常青藤爸爸

我們在中小學階段,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基礎學科的學習。這些知識本身固然是我們增長見識、理解世界的源泉,但除了知識的充實,最最重要的,還是學習過程中對人的基礎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升。

想想我們的一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時間是在校園裡學習各種知識。可是進入社會以後,開始工作了,往往發現我們所學的知識很多都用不上!那麼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去學習一些以後用不上的知識,值得嗎?

先說說外語。

隨著語言處理、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可能十年以後我們只需隨身攜帶一個小型的翻譯機,就能實現多種語言的同步翻譯。那我們現在花這麼多時間學英語,值得嗎?

電影《降臨》的女主人公露易絲是一位頂尖的語言學家,她被美國政府派去和突然降臨地球的外星人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她真的學會了外星人的文字——一種圈形文字。在這種文字裡,所有的單詞在句子裡都是平行關係,沒有先後概念,顛來倒去都可以,如同一個圓圈。從這種文字就可以看出,這群外星人沒有線性的時間概念,他們覺得“未來”和“現在”沒什麼區別。露易絲學會了這種圈形文字以後,也神奇地擺脫了時間的束縛,思維穿梭時空,看到了她和女兒的生死人生。

這部電影非常生動地傳達了一個理念——語言影響思維方式。

美國加州大學的教授萊拉曾探訪過澳大利亞一個偏遠的原住民社區。這裡的土著語言裡沒有“前、後、左、右”的概念,一切都是以基本方位即東、西、南、北來定位。也就是說,當我們說“你的右腿”的時候,他們說出來的可能是“你的西南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會聽到他們說“有隻蚊子在叮你東邊的胳膊”或者“你南邊的嘴角上有顆飯粒”。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人的方位感奇佳,就算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他們也總能很快地分清東、西、南、北。萊拉教授想,語言中完全不同的空間定義方式,比如時間,會不會影響人們對其他事物的看法呢?於是她做了一個實驗,請講不同語言的人把一組照片按時間排序,這組照片顯示的是同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

結果,講英語的人是按照從左到右來排序的;講希伯來語的人是按照從右到左來排序的,因為希伯來語是從右往左寫的;而最有趣的就是剛才說的這些澳大利亞原住民,他們的擺放順序始終是從東到西——當他們面朝南方的時候,他們的擺放順序是從左向右;而面朝北方時,擺放順序又變成了從右向左;當他們面對東方時,竟然是從遠處向自己的身體方向擺過來!

既然語言對思維影響這麼大,那我們若想深入瞭解一個國家的文化的時候,就不能不去了解這個國家的語言。

比如,在韓國工作、生活過的人,都能親身感受到韓國無處不在的等級文化。韓國人對比自己年長或者職位級別高的人說話,都是畢恭畢敬的。在路上見到自己的學姐或學長,一般都會鞠躬問候。如果你沒有學過韓語,你可能會把這種等級森嚴的現象歸因於儒家文化的影響。可中國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時間更長,而且韓國近五六十年來,受美國的平等和民主文化的影響極深,為什麼韓國人的等級觀念要比中國人更強呢?

如果你學過韓語,這個問題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在韓語的語法裡,同一句話基本上都有三種表達方式:一種是對晚輩、下級的,叫“半語”;一種是對平輩、同學的,叫“平語”;一種是對前輩、上級的,叫“敬語”。所以,韓國人在社交場合,常常是沒認識多久就要問年齡,這樣才知道具體應該用哪種方式來表達。韓國人長年累月地這麼說話,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牢不可破的等級觀念。

所以,掌握一門外語,讓我們接觸到一個更豐富、更多元的世界,有助於我們突破固有的思維方式、多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同時,也能讓我們從更多的角度理解、看待自己的文化;更有助於我們跳出狹窄侷限的視角,用更開闊的格局去審視當下,眺望未來。

再來談談數學。

學了這麼多年數學,什麼三角函數、立體幾何,各種公式、定理一大堆,可工作後,大部分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基本上只需要用小學學的四則運算。那為什麼數學一直都是主科,而且我們還要花這麼多年學它呢?

數學這門學科,對我們的思維能力提出兩個要求:第一是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第二就是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

不管數學證明題的答案是否顯而易見,你都必須一步一步地把它給證明出來,而這種充分、有序的證明過程,對一個人的邏輯推理能力是極好的訓練。這種思維訓練做多了,會讓我們以後在生活和工作中分析問題、做決策時更嚴謹、更有條理。

另外,數學也是高度抽象的,對抽象思維的訓練非常有利。

我們說樹上有一隻鳥,又飛過來一隻,就是兩隻鳥。這是形象思維。而到了數學這裡就抽象成了“1+1=2”,只保留了量的特徵,捨棄了質的內容,這就是抽象思維。

我們所做的數學題,包括各種定理、公式,基本上都是剝離了具體形象和應用場景,從中抽象出一般性的問題。所以,數學在我們看來總是很枯燥。可實際上,正是這種枯燥的訓練,讓我們在分析事物的時候,更容易撇開繁雜的、零散的表象,穿透到事物背後,從更本質的角度看問題。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去說服別人,或者在談判中去“尋找雙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這時,就需要你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去了解對方的需求和痛點是什麼,再用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去分析,為什麼你提出的方案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我們在中小學階段,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基礎學科的學習。這些知識本身固然是我們增長見識、理解世界的源泉,但除了知識的充實,最最重要的,還是學習過程中對人的基礎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升。這些基礎的思維能力,並不拘泥於哪一門學科的學習中,也並不侷限於某一個人生階段的應用上,它就像一座大廈的地基,地基是看不見的,但是沒有穩固的地基是蓋不出高樓的。

-END -

暖心|英语、数学,学上二十年,有意义吗?
暖心|英语、数学,学上二十年,有意义吗?

想加入四大組織,快加群!

入群口令:少女心!

加群就能跟糰子一起玩兒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