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製造「天際線」創出新高度

佛山製造“天際線”創出新高度

堅美鋁業工廠內,工人們正在加工鋁型材。南方日報記者 丁銓 攝

在全球的超高層建築,佛山的建材產品頻頻亮相其中;在總里程全球第一的高鐵路網上,每兩條高鐵線就有一條採用了佛山的電源產品;在世界第一長的跨海大橋上,佛山製造的機械裝備為大橋打下了穩固基礎。

從“有家就有佛山造”到“佛山造闖全球”,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化,佛山製造不斷拓展新藍海,這背後離不開一批優質企業對於產品品質的極致追求。在9月5日舉辦的2018佛山企業大會的演講臺上,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通過前期對佛山34家企業的深入調研,總結出佛山製造高品質的10條戰法,深度剖析了佛山製造的品質密碼。

正是憑藉著對品質的極致追求,讓佛山企業得以應付一次又一次的技術挑戰,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應用範圍越來越廣,不斷刷新佛山製造的“高度”和“速度”。

“打卡”世界高樓

全球超高層建築青睞“佛山製造”

座標深圳福田區,近600米高的中國平安國際金融中心高聳入雲。作為中國最大的單體辦公樓,中國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入選全球十大高層建築。而為這座華南第一高樓披上“外衣”的,正是來自佛山南海的民營企業——堅美鋁材。

點擊進入堅美鋁材官網的工程案例頁面,一排超高層建築的圖片特別顯眼,除了平安金融中心,632米高的中國上海中心、539米高的廣州東塔、484米高的香港國際商業中心,以及441米高的廣州西塔均選用了堅美鋁型材。此外,包括迪拜大廈、新加坡濱海灣金沙綜合娛樂城、阿布扎比國際機場等一批海外知名地標同樣採用了堅美的鋁型材產品。

“樓層越高,對鋁型材的要求越高。”堅美首席質量官劉建輝接受採訪時表示,自2000年以來,業內越發意識到應該對高樓材料樹立更高的質量和技術門檻,而堅美能夠頻繁“打卡”超高層建築,正是依託過硬的質量和高技術標準。

一棵大樹的成長離不開一片樹林的滋養。堅美鋁材所在的南海作為中國民用鋁型材的發源地,聚集了近140家上規模的鋁型材企業,擁有著領先國內同行的技術力量,多家企業主導、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達100多項。

除了鋁型材,建築陶瓷作為佛山另一優勢產業,同樣頻繁登頂超高層建築。位於上海黃浦江畔的陸家嘴雲集了一批超高層建築,在這些超高層建築中,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依然鶴立雞群。這座造型獨特的摩天大樓樓高492米,是世界最高的平頂式大樓。來自佛山禪城的東鵬瓷磚的銀河石產品憑藉良好品質,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公共空間得到廣泛應用。

而在距離上海環球金融中心1500公里的廣州珠江河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以441米的高度俯瞰全市,大樓部分辦公室的牆地磚則採用了嘉俊陶瓷的拋光磚、拋釉磚等產品。

在中國的超高層建築中,還有包括上海金茂大廈、深圳騰訊大廈、深圳世貿中心大廈、深圳世界金融大廈等一大批知名地標採用了佛山的建陶產品。

建陶產品在超高層建築中的廣泛應用,離不開佛山陶瓷產業在全國舉足輕重的地位。2017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有26個陶瓷衛浴品牌,其中8個陶瓷品牌來自佛山禪城,品牌價值達1021.4億元。據不完全統計,佛山建築陶瓷的年銷售額佔全國的70%,出口額佔全國的60%。

在佛山,除一批優勢產業“登頂”世界高樓,還有一批“隱形冠軍”依託自身努力,成為了知名地標的常客。身高600米的“小蠻腰”(廣州塔)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旅遊觀光塔,其內部的防火排煙系統、防火吊頂系統就由佛山的新元素板業打造。

正是得益於一批優質企業對高品質的堅守,佛山製造得以不斷打卡“世界高度”,構築起一條看不見的佛山製造“天際線”,成為佛山製造高品質的重要註腳。

“搭上”高鐵列車

以“高鐵速度”擴張的佛山製造版圖

除了不斷刷新佛山製造的“高度”,近年來隨著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一批佛山企業搭上這一趟飛馳的“列車”,也刷新著佛山製造的“速度”。

高鐵在軌道上以每小時300公里以上的速度飛馳,如何保障電力的穩定供給事關列車的行駛安全。在位於佛山禪城的航天柏克(廣東)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航天柏克”)生產車間裡,就藏著我國高速鐵路穩定電源供應的秘密。

航天柏克成立於2007年,在航天柏克創立之初,國內的不間斷電源產品切換時間普遍在3毫秒以上,而這無法滿足特殊領域對於電源穩定性的要求,這讓“初出茅廬”的航天柏克“嗅”到了機會。經過一年多努力,航天柏克的技術團隊最終把應急電源的切換時間縮短至1.8毫秒,突破了行業瓶頸。

航天柏克負責人羅蜂介紹,高鐵領域對於電源產品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為高鐵線需要穿過漫長的隧道,電源產品往往需要在潮溼、灰塵較大的惡劣環境中保持正常運作。依託行業領先的應急電源切換技術,從2009年的武廣高鐵開始,航天柏克就成功打開了這一細分市場。如今,國內每兩條高鐵線就有一條使用了航天柏克生產的應急電源。

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我國鐵路網規模將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而到2030年,高速鐵路將達到4.5萬公里。飛速穿梭於廣袤大地上的高鐵不僅縮短了空間距離,也拉動了對各類建材的巨大需求,為佛山製造帶來了新機遇。

去年8月份,備受關注的佛山西站正式投入使用,其中不乏佛山製造的身影。在佛山西站的隧道空間就採用了蒙娜麗莎陶瓷薄板,“用這樣的材料代替高檔石橋,可以大大節約工程成本和時間。”蒙娜麗莎陶瓷董事張旗康說。

憑藉自主研發的陶瓷薄板和專利技術,蒙娜麗莎正加快敲開市場新藍海的大門。在國內,包括成都、深圳等城市的多條地鐵線,早已“穿”上蒙娜麗莎陶瓷壁畫的“新衣”。

同樣搭上這趟高鐵列車的還有建陶巨頭新明珠,公司不僅成為了杭州至黃山鐵路站相關工程以及漢九高鐵的瓷磚供應商,還成為非洲肯尼亞蒙內鐵路的供應商。蒙內鐵路是連接肯尼亞港口城市蒙巴薩和首都內羅畢的主幹線,由中國路橋承建,全長480公里,總投資38億美元,是肯尼亞獨立以來修建的最大基建項目,鐵路沿線站點使用的瓷磚全部由新明珠陶瓷集團獨立承包。

相比起建陶產品在車站的廣泛應用,佛山的鋁產品則成為高鐵列車的重要材料。偉昌鋁廠通過與中車合作,其生產的鋁型材經過深加工後,被普遍應用於列車車廂內,如車廂的開啟門、行李架,座位下的支撐架,車頂上的骨架。

助力港珠澳大橋

攻克技術難關應對嚴苛海洋環境

裝備製造是工業之母,佛山作為製造業大市,在珠西裝備製造產業帶發揮著引領作用,佛山的裝備製造產品在一系列重大工程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今年8月底,全長55公里,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順利通過了開通前試運行第一階段測試工作,作為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壽命達120年,這對於施工技術提出很高要求。樁基項目作為整個工程的基礎,就應用了科達潔能研製的高端液壓泵產品。

作為液壓機械的“心臟”,液壓泵是核心的動力元件,對加工精度和技術要求非常高。8年前科達潔能下定決心攻關,並在3年前實現高端液壓泵國產化。

目前,在國內建材行業到處都可以看到科達泵的身影,市場份額達到70%以上。良好的性能讓科達的高端液壓泵在包括港珠澳大橋、上海洋山港大橋等國家重大工程中得到應用。

除了樁基,作為大橋建設重要組織部分的人工島四面環海,海洋環境鹽分重,海風吹拂,建築物容易被腐蝕,這對建築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耐腐蝕要求。來自佛山的鳳鋁鋁業憑藉優異品質,其建築型材被廣泛應用到人工島建築的幕牆和門窗上。

為了提高鋁材在海洋環境中的耐腐蝕性,鳳鋁鋁材研發團隊專門展開了針對性的加速模擬腐蝕的試驗,生產使用的氟碳塗料具備與眾不同的耐熱性、耐低溫性和耐腐蝕性,並採用了比傳統三塗工藝更進一步的四塗工藝,塗料的膜加厚了20微米,以適應嚴苛的海上環境。

同樣需要時刻接受海洋環境挑戰的還有海洋工程機械設備提供商精銦海工,作為國內海洋工程核心設備“三件套”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企業,該公司自主建造了全球唯一的海上平臺核心裝備安裝試驗機,能對出廠設備進行真實作業模擬,其所設置的模擬參數,高於海上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從而實現設備以全球最高標準交貨。

目前,精銦海工自主研發設計的“KOE-01”風電安裝平臺,已在國電的龍源江蘇大豐風場作業。該設備採用的可連續式升降系統亦是國內首創,上升速度相當於國內已有技術的1.5倍,有效提升了平臺的海上作業效率。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孫景鋒

見習記者 盧浩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