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語者丨鍾愛一事的人,都甘願爲愛低到塵埃里

最近從圖書館借閱了一本書——《茶語者》。看書的初衷一則為了更好地瞭解茶史,二則正好在寫一篇“茶聖”陸羽相關的文章,可以從中吸收一些知識。

對於不專茶事的人來說,整本書的內容其實是比較深入的,這也必然會導致一種枯燥感。借閱的書終是要歸還的,不過之所以特別想為它寫上幾句讀後感,主因是其中所講述的兩位茶人——八世紀中國唐代“茶聖”陸羽和十六世紀日本幕府時代“茶頭”千利休的故事所感動。

這兩位茶人的故事,作者似乎特別著重地講述了他們事茶的生平。或者說,他們真正做到了為茶而生。

茶語者丨鍾愛一事的人,都甘願為愛低到塵埃裡

孤兒陸羽執迷於研究“南方嘉木”——茶,寫就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卻拒絕了“太常寺太祝”這一極高的功名邀請,最終長眠茶山。

千利休始終遵循內心對茶和茶道的理解,他像狂濤駭浪裡的一葉扁舟,對抗當時的主流風格,直至古稀之年,殺身成仁,成為世界茶道史上第一個為信仰獻身的人。

陸羽、千利休,他們的名字就像茶史中兩座難以逾越的“聖山”,即便是不懂茶之人,也至少對他們的名字心生敬仰。

這或許就是一種源自生命本質的魅力。

茶語者丨鍾愛一事的人,都甘願為愛低到塵埃裡

茶語者丨鍾愛一事的人,都甘願為愛低到塵埃裡

在未看這本書之前,我對他們的生平其實是不瞭解的,這本書的作者將他們事茶的故事提煉又提升,在某一時刻,正好擊中了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生命終極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他們或許就給出了答案。

那些真正鍾愛一件事的人,是甘願為愛而低到塵埃裡的。

我們喜歡把塵埃形容成很低的底線,不願去屈就,或許是因為我們從來未曾有一件事,能夠佔據比生命更重要的位置。

低到塵埃裡,並非真的低,而是放手、是漠視,畢竟這世上還有什麼比不負此心更重要!

茶語者丨鍾愛一事的人,都甘願為愛低到塵埃裡

茶語者丨鍾愛一事的人,都甘願為愛低到塵埃裡

美學大師朱光潛說:對人生,我有兩種對待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裡,我把自己擺在前臺,和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在一起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裡,我把自己擺在後臺,袖手看旁人在那兒裝腔作勢。

陸羽和千利休已經將“茶”活到了血液裡,我想他們的人生早已乾淨利落。但我們不是,我們終究活在當下歲月裡。不過我始終相信,那些甘願為愛低到塵埃裡的人,一定能夠更自然地做到兩種活法之間的自如切換,或者說,他們有一個自己的世界,那裡還沒有塵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