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退位,最大啓示就是不要輕易創業!|投資

馬雲退位,最大啟示就是不要輕易創業!|投資

摘要:你準備好七個月不休息了嗎

撰文|蜜姐

今天(9月10日),是教師節,首先要祝尊敬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而馬雲在今天公開宣佈:"迴歸教育",讓這個節日又多了一份印象深刻的記憶。

其實這只是馬雲公開信的一部分,劃重點的話,應該是他"漸進式退休"的內容:2019年9月10日,也就是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這位被稱為"帶壞中國女人,害苦中國男人"的商業傳奇人物,居然要急流勇退了,自然引發了大量刷屏。

不過相比那些捕風捉影的八卦,蜜姐更感興趣的是,關於創業這件事兒。

馬雲退位,最大啟示就是不要輕易創業!|投資

01

創業的雞血,你打得太多還是太少?

馬雲的創業神話,一直是雞血滿滿。

其實翻看其他商業大佬的發家史,也不乏各類雞血故事。

今天,到處都是熱情呼喊大家創業的聲音,似乎只要有個想法,趕緊創業,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但創業這事兒,大多數參與的人,卻是開始的時候雞血打得太多,過段時間,需要堅持的時候,雞血卻又打得太少。

1992年,馬雲就開始創業了,他在當老師的業餘時間組織成立了一家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

不過事實上並不光鮮,翻譯社一直在虧損,馬雲只能利用去廣州、義務進小商品到杭州倒賣,來養活翻譯社,整整持續了3年,翻譯社才得以實現收支平衡。

1994年—1998年,馬雲和他的團隊先後在杭州、北京創辦了中國黃頁和對外經貿部網站。但這次,馬雲受到的打擊更大。

馬雲在後來的採訪中曾說,1995-1998年,一直找不到出路,在北京待了整整14個月,甚至連長城都沒有去過,"特別沮喪"。

馬雲退位,最大啟示就是不要輕易創業!|投資

他到處去上門推銷,不過得到回應基本是"騙子",還因為其口才太好,讓人更覺得不靠譜,甚至連電視臺採訪的編導也說:"看起來不像好人"……

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馬雲給自己的團隊做演講:"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不在於中國,而在於美國的硅谷","我們把阿里巴巴定位,就把它作為國際站點,我們不要把它定位為國內站點,我自己從經濟的角度來講,我希望阿里巴巴能在2002年成為上市公司"。

馬雲整整講了3小時,當時有人用DV全程攝像,團隊成員全都是一臉茫然。

後來,阿里巴巴的創始人,螞蟻全國集團首席執行官彭蕾,面對媒體採訪,回憶創業初期聽馬雲演講,坦言:"說真的,我覺得那個時候就是我的真實的心態,既聽不太懂,也覺得好像不太可能吧。"

馬雲數次上面推銷,去找人融資,常常回公司告訴員工,"我又拒絕了一家風投",說了37次。真相是,他被37家投資公司拒絕。

阿里巴巴的業務內容也是改了又改,早前還做過幫忙訂酒店,訂機票的業務(要成了,估計沒攜程什麼事兒了)。

馬雲退位,最大啟示就是不要輕易創業!|投資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一戴珊,曾說起創業之處:連續7個月沒有休息,一天24小時,除掉五六小時的睡覺時間,其他就是工作,"沒有娛樂,也沒有什麼逛街,什麼都沒有"。

一間毛坯房,十幾個人,亂七八糟的網線和一堆電腦,一群人蓬頭垢面,黑著眼圈,曾一度讓送外賣的小哥以為,馬雲開的是家黑網吧。

1992—1999年,7年時間,4次創業,無數次被拒絕,才僅僅引來了阿里的誕生。

當你想把文件扔到老闆臉上的時候,瀟灑去創業的時候,還是先問問自己,你能幾個月不休息的工作……

而這對於創業來說,還僅僅是個開始,生存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02

創業,光鮮頭銜背後盡是心酸

關於創業,近幾年一直備受關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口號確實激動人心。

千奇百怪的創業形式似乎都冒出來了。也不乏年少成名的神話故事。

不過熱鬧的背後,卻是殘酷的生存現實。

據麥克思研究院聯合中國社科院日前發佈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2017屆大學畢業即創業的人數佔畢業生總人數的3%。

這一數據已經連續5年增長,2011屆大學生畢業就創業的人數佔當年畢業生總人數僅為1.6%。

儘管一些媒體將此作為一大喜訊來報道,不過似乎卻不太關注,這些畢業就創業的大學生們,後來怎麼樣了?

馬雲退位,最大啟示就是不要輕易創業!|投資

中國人民大學曾發佈《2016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報告顯示:有近90%的我國在校大學生有創業的意向,20%有強烈的創業意向。2016年自主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其創業成功率只有2%左右。

如果說這個數據足以讓人嘆息,那麼再看所謂的創業成功的企業,平均存活時間僅在3年左右,就更讓人懷疑"成功"二字的定義了。

關於我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官方曾經做過一次深入的研究。

2013年,國家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發佈過一份報告,該報告綜合分析了2000—2012年年底,全國新設企業、注吊銷企業生存時間等數據,得出的結論是:近五成(49.4%)企業的"壽命"在5年以下。

就算成功存活下來的企業,盈利能力也讓人心寒。

2017年6月,中國企業調查數據中心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企業平均稅後利潤率僅為3.3%。

馬雲退位,最大啟示就是不要輕易創業!|投資

所以每當看到哪些鼓勵大家不管不顧去創業的新聞的時候,蜜姐很無語。

最近一位朋友分享關於創業感受的時候,感慨:"很多人覺得做老闆有財務和時間自由,其實這隻適用於成功的大老闆。兩個關鍵詞:成功+大老闆。"

確實如此,如朋友所言,小老闆事事親力氣為,每天擔心企業明天如何活下去,未必比一位工薪階層活得輕鬆。

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更應該瞭解是商業世界的真實情況,而不是花錢花時間去買教訓。而對於三四十歲的職場老鳥來說,跳出去創業,能否還能回到職場原來的職位也是巨大考驗。

如果你真的想創業,不妨先做個斜槓青年,從業餘時間做起。

馬雲即便一直被贊眼光好,也曾業餘創業好幾年才真正下決心走出來。不留退路,未必是對自己狠一點,而很可能僅僅是任性一點而已。可成人的世界,沒人包容你的任性。

歡迎關注"閨蜜財經":閨蜜看財經,發現財富守護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