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爲什麼能引來全球「最聰明」的錢?

秦絲導讀:每日優鮮宣佈了新一輪4.5億美元融資。除了融資額度,投資方同樣值得關注。

每日優鮮最新融資,獲得既有投資人、互聯網巨頭騰訊的再次領投,也有全球頂級投資機構高盛(GSIP)、時代資本、Davis Selected Advisers的領投。從投資方背景看,都是頂尖投資機構或互聯網巨頭。新加入的投資方高盛,更是成績顯著。在中國,高盛投過中國石化、中國平安、工商銀行、泰康人壽等案例,能讓它出手的,幾乎都是具備長期發展前景的重量級企業和行業。

每日優鮮為什麼能引來全球“最聰明”的錢?

“聰明的錢”為何投向了每日優鮮?

1、生鮮電商規模持續增長

2016年前後開始,國內的零售業迎來了以線上線下融合和數字化轉型為主題的變革。對生鮮電商細分領域來說,2016年同樣是一個分隔符。2016年前,生鮮電商經歷了段高速發展期。2016年後,一批創業公司相繼消失的同時,巨頭紛紛入局帶動了行業的深層改造。

如今,生鮮電商在洗牌後迎來穩健增長期。究其原因,除了移動支付普及和配送能力提升等條件,人群代際變遷引發的消費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在潛移默化地增加生鮮電商的市場份額。上述分析顯示,線上生鮮消費用戶偏年輕化,25-35歲佔比超六成。

年輕人多在互聯網環境下長大,網購習慣幾乎天然養成,特別是在買生鮮這種高頻消費上,易買、品質好和送貨快是剛需。同時,“國民級”即時通訊APP微信向年齡更廣泛的群體滲透,間接擴大了電商的用戶群體。

每日優鮮為什麼能引來全球“最聰明”的錢?


2、每日優鮮成為生鮮獨角獸

這幾年,生鮮電商競爭集中化的趨勢更明顯了。TrustData數據顯示,每日優鮮在生鮮電商行業的用戶規模佔比已突破50%,連續4個季度領跑行業。可以說,創新的商業模式成就了這隻生鮮獨角獸,團隊及文化又加速擴大了它在模式、效率、供應鏈等維度的優勢。

每日優鮮在生鮮電商行業首創了前置倉模式。大環境是我國冷鏈物流尚缺少標準化和規模化的體系,但生鮮品類的特性對冷鏈物流有高要求。國內生鮮電商的損耗率多在10%到30%之間,這也是為什麼,平臺們近年紛紛發力建冷鏈物流。而截至目前,該平臺已進入20個城市,全國共建前置倉1000多個,並實現會員1小時達,損耗率不到1%。

在線下逛超市的場景中,用戶可以自己比較商品差異,並把關新鮮度。而在線上消費場景中,SKU太少會降低購買意願,SKU太多又增加選擇難度。藉助大數據,生鮮電商能基於用戶的瀏覽和購買行為,不斷優化和更新SKU,更符合用戶需求。從這點上說,每日優鮮全品類精選商品+100%批次質檢的策略,找準了消費痛點。現階段,每日優鮮已經改變了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每日優鮮為什麼能引來全球“最聰明”的錢?

3、長線投資助力新經濟發展

每日優鮮公佈最新融資時,同時提出“公司將堅持聚焦‘又好又快’戰略”。其中,冷鏈物流覆蓋上,發起“百城萬倉億戶”計劃,即覆蓋100個城市,拓展10000個前置倉,為1億戶家庭提供全品類精選生鮮1小時送達服務;SKU上,要精選3000款生鮮商品,並將自有品牌商品佔比提升至50%。可見每日優鮮仍將深耕冷鏈物流和供應鏈。

之所以要把冷鏈物流和供應鏈做深做透,因為這兩能力將是生鮮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前者決定服務覆蓋網絡的大小、運輸配送的成本和部分用戶體驗,是硬實力;後者決定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議價權和品質管控能力,更像是軟實力。

對每日優鮮來說,“百城萬倉億戶”計劃執行的快慢,將是能否持續擴大優勢的關鍵。把SKU逐漸增加到3000款,並讓自有品牌商品佔比一半,則是對品質和品類的同時深耕。如能在質與量之間取得平衡並打出口碑,意味著它將有機會從生鮮電商賽道走向更廣的生鮮零售賽道。在拿到最新的4.5億美元融資後,每日優鮮顯然已給自己提出了更大的目標——從國內領先的生鮮電商,發展為國內領先的生鮮零售商。

每日優鮮為什麼能引來全球“最聰明”的錢?

從相對宏觀的視角看,如今的基礎設施已不再是水電煤,而是物流、雲計算、支付、物聯網等,隨時代變遷而引發的新趨勢和新技術。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新經濟創新公司的案例證明,創新將驅動中國新經濟發展,誰能抓住契機,誰就更有機會擁抱未來。又或許,中國的生鮮電商,正在引領全球生鮮零售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