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沒有消滅房產中介,是因爲「網際網路」得還不夠


——前言:

科技的創新已對整個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影響。第一次的工業革命從蒸汽機起步,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電氣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互聯網的產生,而以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量子信息、虛擬現實以及區塊鏈等技術為主的全新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

如今互聯網已經無處不在,滲透入了各行業,帶著天生的“消除信息不對稱”、“以用戶為中心”、“去中間化”的屬性,必將會給房產中介行業帶來巨大改變。

當前互聯網+房地產中介背景

傳統房產中介都是以實體門店來進行服務。而現在人們已經習慣點鼠標、用手機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也滲入了房產中介行業,經紀人大多數以O2O模式進行中介服務,即線上獲取房客源信息,從而線下開展服務的模式。

互聯網沒有消滅房產中介,是因為“互聯網”得還不夠

截至2017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7.72億人,人均週上網時長為27個小時

在我國新房、二手房交易都長期處於賣方市場,房產中介們大都以賣出房子為首要目標,普遍利用虛假房源和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總能夠最快程度的達成交易,得到自己想要的差價賺取高額佣金,造成“買賣雙方地位不平等”的矛盾變得日益突出,因而房產中介這個行業,長期以來社會對其評價不高,爭議頗多。

房產交易的痛點如此明顯,隨之出現了一些互聯網房產服務平臺,他們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重構長期存在的居間邏輯,試圖顛覆傳統中介,如:愛屋吉屋、好屋中國、房多多、房天下、安居客等。

從最初的如火如荼,到目前的不溫不火,甚至負面消息頻出,互聯網房產行業從2014年至今就像踏上了一條高速前行的快車道,隨後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急剎車而轉彎之後,這些互聯網房產服務平臺,目前卻紛紛陷入了困境。

互聯網試圖重構中介行業卻陷入困境的原因在哪裡,作者針對當前房產交易場景做出如下分析:

一、當前中介哪些獨特價值,不能被互聯網取代

1.當前階段,互聯網上只提供了一些標準化、模式化的信息,而另外部分有價值的信息掌握在房產中介手中。比如房屋歷史、鄰居背景、小區環境、物業管理如何等,這些內容還從未作為房源大數據系統化,這種本地化甚至私人化的信息是互聯網很難蒐集提供並且互聯網化。

互聯網沒有消滅房產中介,是因為“互聯網”得還不夠

房屋歷史、鄰居背景、小區環境、物業管理這些信息,目前互聯網很難蒐集提供

2. 當前政府的政務互聯網程度不高,且在多個部門、多項規定、多重製度的前提下,導致二手房交易流程非常複雜。磋商、議價、看房、貸款及過戶等環節,還有像水電費、物業費這些雞毛蒜皮事情,目前這些都只能是中介公司在線下為買方提供服務,當前互聯網不具有在線上解決以上問題的能力。

3.房產交易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次大額交易,是很多消費者一生中最大的一筆支出。茲事體大,人們不願承擔交易風險,所以買賣雙方都同時選擇看得見摸得著的房產中介來降低交易風險。

4. 互聯網的公開透明與業主所需求的私密性、保護隱私的需求背道而馳,業主不願意被外界打擾,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會把房子委託給中介公司獨家代理銷售,而這些獨家的房源,無法通過互聯網查詢。

5.另外,用戶的決策心智往往需要在更多與賣方或出租方或周邊環境所釋放的動態信息中實現“動態博弈”, 掌握買賣雙方心理需求的變化,在這裡是需要人類智慧和情感參與其中,很多經紀人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付出感情,他們和業主或者客戶的關係都非常好,正是憑著這份信任,才能促成雙方的成交。

二、用戶應該得到什麼樣的服務才能促成交易

知名科技媒體36kr特邀作者劉億舟,在《互聯網為什麼沒有滅掉房產中介?》一文中曾做出這樣的分析和總結:“在信息過載和商品過剩的今天,消費者需要平臺提供的不僅是淺層次的信息(關於商品和服務)的對稱,客觀上更需要平臺充當一定的買手的角色,保障信息的充分以及商品或服務的優質。”

簡單的總結就是,用戶需要真正有效的房源信息,和為儘快達成交易而必需的服務,如果用戶無法通過線上披露的信息或者無法對平臺所匹配的產品或服務建立有效的信任,線上交易是無法達成的。

所以用戶想得到的,是一個“強信息+強服務”的“重撮合”交易服務,這也是互聯網+房產中介的核心。

既然中介具有其獨特價值,用戶想得到的是一個“強信息+強服務”的“重撮合”交易服務,那麼互聯網難道真的不能確保以上這些價值都得以滿足,真正有效地重構了中介行業嗎?

一、當前互聯網+房產中介發展水平

當前互聯網技術發展絕對不夠先進,遠還達不到互聯網+房產中介的服務要求:

1.房源數據庫建立不完善,造成交易效率低下,交易市場不規範。

在中國,經紀人都靠信息不對稱來賺取利益。所以即使在互聯網上也難見真房源。本意是若是什麼真實信息全曝光了,那他們就失去了謀利的基礎,而互聯網技術還無法保證百分之百自動辨識真假房源。

2.房源信息展示呈現方式落後,信息不充分,用戶難以作出重大決策。

目前互聯網平臺對於房源信息的展示,普遍採用房源圖片形式呈現,方式極為落後。雖然部分互聯網平臺做出了3D實景建模,甚至VR虛擬現實這樣的創新性技術,實現更加充分的決策信息呈現,作者作為硬件發燒友,依然認為以上技術用戶體驗不佳:3D實景的建模貼圖粗糙,沒有光線跟蹤技術,與實景大相徑庭;作者也體驗了各個平臺上的房源VR展示,均並不需要頭戴式顯示設備,只需藉助VR鏡片,這些只能稱之為偽VR,容易引起佩戴者眩暈和不適,與虛擬現實技術相差甚遠。

若信息展示不充分,則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了,客戶就必須得被迫親臨看房現場。


互聯網沒有消滅房產中介,是因為“互聯網”得還不夠


想要獲得優秀的體驗,VR設備要求的硬件配置較高

3.房產交易流程和交互場景未實現互聯網化。

都說二手房交易流程很複雜,上文說的涉及磋商、議價、看房、貸款及過戶等環節,水電費、物業費這些雞毛蒜皮事情,這些全都是發生在線下的場景。

①磋商、議價需要買賣雙方都約好坐下來談,大部分場景依然是線下;

②看房也是由中介拿鑰匙帶著客戶到現場,依然是線下;

③貸款要求客戶到銀行做面籤,場景依然還是線下;

④過戶、交水電物業費,依然要求用戶到現場小窗口辦理,還是線下。

除了以上之外,徵信信用體系和數據的建立不完善,個人隱私數據保護措施不足,這些都意味著互聯網技術水平發展的落後,用戶得不到強信息,所以必須接受強服務的重撮合服務。若是互聯網化很強了,那就是強信息弱服務。

二、互聯網如何發展,真正突破去中間化的困境

1. 首先必須是政務互聯網化的水平必須先要提高,在政府各部門的制度層面實現數據交互,打破各部門的數據孤島和信息不對稱,消除破解線上手續辦理複雜繁瑣的魔咒。

政府體系互聯網化了,那依託於這個辦事流程的“輕”和“強”之後,才真正做到解決房產交易市場互聯網化的問題。

2. 建立中國的住房資源共享系統MLS,為房產交易提供一個全流程的協作平臺,MLS系統的核心就是保障真房源。

3.結合房地產板塊發展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數據庫,它具有一個革命性特點:沒有管理員,它是徹底無中心的。其他的數據庫都有管理員,但是區塊鏈沒有。如果有人想對區塊鏈添加審核,也實現不了,因為它的設計目標就是防止出現居於中心地位的獨裁、壟斷機構。

同時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那麼在未來區塊鏈上建立一個房地產產業鏈生態,開發者可以在鏈上開發相關服務,也有利於擴充房產交易的流通場景。


互聯網沒有消滅房產中介,是因為“互聯網”得還不夠


4. 發展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

發展人工智能,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學習技術應用至房產交易整個流程中,不僅可以實現將售房信息精準匹配潛在客戶,自動生成匹配電子鑰匙開門看房,還可以利用虛擬助手優化導購諮詢環節,數字文書縮短房產買賣流程等等。

目前人工智能的影響在未來十年內會持續擴大。重複性工作會首先被人工智能替代。


互聯網沒有消滅房產中介,是因為“互聯網”得還不夠


在最新的《高力國際:人工智能技術興起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報告中,房產中介被機器人取代的幾率達到了86%。

5. 發展虛擬現實、全息投影、智能交互。

人有五感,有沒有技術能讓用戶得到更多的感官體驗呢?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最新電影《頭號玩家》就展示了這樣一個沉浸感十足的神奇VR遊戲世界——“綠洲”。


互聯網沒有消滅房產中介,是因為“互聯網”得還不夠


把“綠洲”搬入房產交易領域中,那就能夠全面實現了房產導覽智能化,在導覽中實現現實世界中人際交流溝通的場景。


互聯網沒有消滅房產中介,是因為“互聯網”得還不夠

——最後:

互聯網技術將全面升級,替代房產中介,在未來房產中介將向提供更多增值個性化服務的角色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