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方彪做客《金城講堂》深度挖掘皋蘭地方傳統文化「基因」

安方彪做客《金城讲堂》深度挖掘皋兰地方传统文化“基因”

安方彪做客《金城讲堂》深度挖掘皋兰地方传统文化“基因”

9月9日,由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皋蘭縣委宣傳部承辦,蘭州市圖書館協辦的《金城講堂》小型講座在皋蘭書院宣德堂舉行,本次特邀嘉賓是蘭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安方彪,他為大家帶來了題為《悠久獨特、厚積薄發的皋蘭地域文化》的專題講座。

皋蘭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絲路重鎮、隴西要衝,擁有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厚積薄發的地域文化,是太平鼓的故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縣”。對於皋蘭縣,人們都聽說過“甘肅首縣”、“先有皋蘭縣,後有蘭州城”這兩種說法,而這些說法的來歷卻不一定知道。安方彪說:“民國25年(1936年)甘肅省分為7個行政督察區,皋蘭縣直隸於省。由此可見,自清乾隆三年(1738年)有皋蘭縣名至民國25年(1936年)的近200年裡,皋蘭縣治一直設在省會所在地,且幾乎一直由省直轄,因此,就有了皋蘭縣“甘肅首縣”的民間說法。”民國30年(1941年)7月1日,劃出皋蘭縣城區及近郊16平方公里區域成立了蘭州市。次年4月,又劃出皋蘭縣,毗鄰蘭州市區域,再次擴大了蘭州市區範圍,使蘭州市的區域面積達到了146平方公里。從縣市的各自地域和政區範圍看,當時的皋蘭縣城正好就是蘭州市區,蘭州市區成為縣中之區,所以,民間就有了“先有皋蘭縣,後有蘭州市”的說法。

對於皋蘭縣的縣名,安方彪強調,經考清代編修的《皋蘭縣誌》和《重修皋蘭縣誌》,均有“皋蘭之名何時乎,始蘭山也。”的記載。由此可見,皋蘭縣名源於原縣城南二里的皋蘭山。辭典裡對“皋”的解釋是“蒙古語,意為河”。迄今蒙古亦有將河稱之為皋的。河邊的高地即稱其為皋蘭。

皋蘭史志有記載的人物有100多名,傑出英才多達43人,皋蘭籍人物29人。安方彪主要介紹了明朝探花黃諫,彈劾嚴世藩父子的鐵骨御史鄒應龍,明代大理學家段堅,軍事家彭澤,著名書畫家唐璉,清官“王青天”王樹中等。

泊來文化在皋蘭的彙集異常豐富,如蘭州水車仿製,皋蘭鼓子的歷史起源,民間社火高架獅子,鐵芯子,秧歌,刺繡,剪紙等民俗文化的形式的傳承等。安方彪說,不僅如此,縣境內還有豐富的精美陶器出土。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皋蘭地曾創造過輝煌的彩陶文化。經考古界鑑定,屬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馬廠類型。可知在距今4000年前,已有皋蘭先民在這裡耕牧、製陶,繁衍生息。夏、商時,皋蘭地為西羌族居住地。周時為羌戍、月氏、匈奴居住地。

在短短兩個多小時的分享中,安方彪圍繞歷史、民俗、傳統角度,結合自己多年來對皋蘭歷史和民俗文化的潛心研究和獨特感悟,深度挖掘悠久獨特的皋蘭地方傳統文化“基因”,並借地域文化講述皋蘭民俗故事,全方位展現皋蘭獨有的文化脈絡和文化個性。

安方彪做客《金城讲堂》深度挖掘皋兰地方传统文化“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