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回國後,京東又發生大事兒了

刘强东回国后,京东又发生大事儿了

京東動向頗受關注。小知作為一名知識產權從業人士,當然自動忽略“劉強東回國”、“劉強東現身”等花邊新聞,而是選擇默默關注劉強東正在做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京東將進軍網約車行業!

這是在轉移公眾注意力?

相信很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在轉移公眾注意力?”抱歉,陰謀論可以休矣。

刘强东回国后,京东又发生大事儿了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京東子公司,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早在8月29日就更新了其經營範圍,增加了“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等業務內容。而這個消息只不過是9月4日才被媒體曝光而已。

這是在跟“滴滴”叫板?

在網約車行業,雖然有美團打車、優步、神州、易到分一杯羹,但還是無法撼動滴滴一家獨大的地位。

根據艾瑞諮詢、天風證券研究所的數據,截至2018年5月底,網約車APP市場滲透率為16.9%,用戶規模達1.85億,滴滴出行APP滲透率數據優勢明顯,市場滲透率高達13.83%。

現在,滴滴正在遭遇最嚴的監管風暴。京東選擇此時入場網約車行業,很多人會想,這當然是和滴滴叫板!抱歉,還真不是。

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京東旗下的物流子公司,其網約車業務範圍應該不是“拉人”的,而是“拉貨”的!沒錯,京東未來的競爭對象並不是滴滴而是貨拉拉、快狗打車。

京東瞄準的是“貨找不到車,車找不到貨”,是“矛盾突出”的貨運市場。目前,京東物流已經非常成熟,它已經做到其配送車輛資源及覆蓋區域等方面,與順豐、菜鳥等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力。京東利用其現有的物流資源搭建車貨匹配信息平臺並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說,京東選擇進軍網約車不外乎是因為“底子好”且時機成熟了的原因。

京東網約車會叫什麼名字?

小知查詢到,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早在2012年6月5日已經分別在第35類廣告銷售、第39類運輸貯藏類申請註冊“京邦達”商標。可能由於商標盲期的原因並未查詢到其在其他類別的申請信息。

刘强东回国后,京东又发生大事儿了

但京東既然打算進軍網約車,自然要把第9類的“可下載的手機應用軟件”、第42類的“計算機軟件設計”、“網站服務”等關聯類別也儘早申請。

此外,還應加強圖形商標、圖文組合商標等商標佈局,以形成自己品牌的全面保護優勢,同時也避免他人搶注情況的發生,何樂而不為呢?

京東跟阿里巴巴之間的競爭,素來被生動地表述成“貓狗大戰”,只因其logo是一隻可愛的狗狗。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小知以為58速運升級後的品牌“快狗打車”倒是蠻符合京東網約車的品牌定位。只不過,“快狗打車”這個商標已經不能為自己所用了。

刘强东回国后,京东又发生大事儿了

近些年來,京東特別熱衷開疆拓土。而多元化的佈局的確好處多多,一方面可以完善產業鏈,保持成長鞏固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平衡波動風險。

為了佈局線下零售業,京東先後推出“7 Fresh”、“京東幫智慧門店”,京東便利店。這次,為了進駐網絡貨運平臺的“藍海”市場,京東推出網約車當然無可厚非。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感謝!

刘强东回国后,京东又发生大事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