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和78年糧票一組,民以食爲天

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糧食主管部門發行的糧票可謂五花八門,難以數計。有些糧票雖然經過精心設計和印刷,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能進入流通領域,這樣的糧票也一直是收藏愛好者極力追求的對象,如原國家糧食部1962年印製的兩種火車、輪船、飛機專用糧票以及1965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等。因為大多數被人們早已“吃”掉或廢棄,能保留至今的糧票自然是“身價”看漲,一般人難得一見,故面市後價亦不菲。

我國糧票種類繁多,國家糧食部、省、市、自治區以及大軍區、工廠、學校等都發行過糧票,那個時代,糧票可以說是人們出門在外的“通行證”。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發行的各類糧票種類應在5000種以上。專家認為:“和其他很多收藏品一樣,糧票收藏價值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它的存世量。很常見的不值錢,稀少的才珍貴。

在收藏界,“物以稀為貴”是一條永遠不會過時的準則。新中國糧票從1955年開始正式發行,到1993年停止流通。業內人士認為,糧票的收藏價值,主要取決於它的存世量糧票。

糧票,是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退出經濟舞臺後,糧票便進入了收藏市場,是可遇不可求的糧票珍品。隨著時間的推移,糧票實物和相關資料的收集難度將越來越大。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收藏糧票,其實是為國家收藏將來的“文物”,具有歷史意義。

最近,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徵集到1965-1966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以及1978年黑龍江糧票,如下圖:

65年和78年糧票一組,民以食為天

65年和78年糧票一組,民以食為天

該版全國通用糧票的票面圖案正面分別為半市斤、壹市斤、叄市斤、伍市斤,中文下有“1965”“1966”代表年份。背景圖案以農田水利為主,體現了我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工農輕重並舉的方針。背面圖案為糧票使用注意事項,左右是數字“0.5”“1”“3”“5”代表面額。中部有糧食部印章。在印製工藝上,該票不僅圖案、花紋線條精細,而且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圖案美觀大方,同時還是選用了具有耐磨、耐潮、光滑的鈔票紙印製的。可以說,該票無論是外觀還是都內在都是很出色的。

65年和78年糧票一組,民以食為天

65年和78年糧票一組,民以食為天

此藏品為“黑龍江省糧票”,上方為“黑龍江省糧票”,中間面值為“叄市斤”“伍市斤”,圖案主要是工業化圖案,代表當時黑龍江以重工業為主的時代背景。下方中央為糧票的年份。背面為糧票的使用說明,說明的邊框圖案左右分別是“3”和“5”代表面額。糧食上都有印鑑,這是糧票構成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有印鑑的糧票意味著無效,有些糧票在使用說明中就明確規定:“此票無糧食局印章無效”等。可見糧票上的印鑑是糧食部門行使權力的一種表現。

糧票板塊是中國諸多收藏板塊中未經炒作的,其蘊含的經濟價值一定能被有遠見的投資者發掘,而全國糧票作為糧票的龍頭必然大放光彩。該組糧票設計印製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也,因而不少集“糧”者不失時機地四處尋覓。因年代久遠,存世不多,故被集藏界視為珍品。投資價值是無限的,經過多年消耗,價值日益體現,再加上意義特殊,具有爆發的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