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雙創」樣本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實訓工廠”課堂上,專業師傅正在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

巍巍學府育英才 大學“工匠”受青睞 ——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雙創”樣本

孝義,地處山西省中部,呂梁山下,汾水之濱,太原盆地西南緣,佔地599公頃的山西孝河國家溼地公園,坐落在孝義7公里外的西南處,這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皮影戲在這裡翻飛演繹了2000多個春秋,割股奉母、義虎救樵夫的故事在這裡代代相傳,而這裡也坐落著一座環境美麗學習氛圍濃厚的大學。本期走進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探秘大學生工匠是如何養成的。

俗語有云:一技之長,走遍職場。坐落於孝義市勝溪湖畔的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由於學生專業技術好、創新能力強,畢業生堪稱就業市場上的“千里馬”,就業率遠超全國同等院校水平。據統計,該學院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畢業生春季雙選會上,共有235家企業伸出“橄欖枝”,提供6560個崗位,需求涵蓋了畢業生所學全部專業,為該校3633名應屆畢業生及同類院校4000人次提供對口就業方向。

而在4月份舉辦的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第二屆“機器人制作技術基礎課”開班儀式上,首屆學員代表15級學生張宇浩、付鑫、廖錦濤、蘭越、張旺等同學作為發言代表出盡了風頭,因為他們代表該院一舉奪得2017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的二等獎和中國機器人大賽三等獎的優異成績。

而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於學院充分發揮太原理工大學的學科專業優勢培養應用型人才,特別是依託實驗實訓中心、“勝溪創領”眾創空間和“好教授”創客工場,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山西賽區)中,學院無碳小車獲獎團隊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勝溪創領”創客空間像磁石一樣吸引著莘莘學子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機器人團隊學生正在進行機器人項目測試

上萬平米“實訓工廠”

走進坐落於孝義市勝溪湖畔的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上萬平米的實驗實訓中心包括3800平米金工實訓樓和7800平米的實驗樓,一層車間內數控機床、銑床,普通車床、銑床等同時開動,砂輪鑽頭隨著指令躍動飛走,不起眼的原料經過車、鉗、洗、磨等多道工序,在學生們的精心打造下,變身為可用之材……每天,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的“實訓工廠”的課程都排得滿滿當當,每一間教室都上演著這熱火朝天的一幕。

“今天金屬工藝實訓的學生來自16級機械專業。”實驗實訓中心主任郭嶽介紹,實驗實訓中心集金工實訓基地與基礎實驗室於一體:金工實訓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投資2000餘萬元,配置有銑刨磨加工區、熱加工區、鉗工加工區等5個加工區和電工實訓室、配套工程與設備實訓室2個實訓室,配套有數控機床、數控銑床等設備,可進行機械加工等基礎訓練;實驗樓建築面積7800平方米,配置有五類基礎實驗室33個實驗室,可進行物理、化學、電工、力學實驗。

“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就是教學改革的導向,實踐是理論的延伸,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原理,還要讓大家從‘知道了’向‘會做了’轉化。”該校現代科技學院院長袁群芳介紹,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作為以“雙一流國家重點建設高校”太原理工大學為母體舉辦的“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實施本科學歷教育,近年來從實訓環節破題,以實踐教學為主體,以科研創新為目標,開設有七個學科門類38個本科專業,其中32個專業在太原理工大學有碩士點支撐,13個專業有博士點支撐,最大程度的滿足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大國工匠,最在精細。依託實驗實訓中心,學院重點增加了實踐類教學的比重,以工程實踐訓練、培養應用型人才、專業知識發展、激勵學生自信為本,在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出臺新的評價機制上下功夫,使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從量變到質變。

進入新時代,該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創新引領、改革攻堅,奮力開啟新時代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徵程,努力提升辦學治校、服務國家地方新境界,開創“育人為本、創新驅動、實幹興校、拼爭一流”新局面,書寫創建高水平大學的嶄新篇章,重教學,立品德一直是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所堅持的根本,四年的大學教育讓一個個學生離開了父母的庇護,通過學校的教育造就了有學識,有內涵,敢於擔當的實用性人才。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勝溪創領創客空間,大學生們體驗孝義皮影魅力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創領咖啡吧,大學生創客們在輕快優雅的氛圍中交談著,思想碰撞與合作也在不斷深入

勝溪創領“眾創空間”

非遺研究中心、影視音開放實訓平臺、項目孵化園、企業孵化園、項目路演廳、創領咖啡、創業培訓室……漫步在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4號教學樓5層的“勝溪創領”眾創空間,彷彿置身於洋溢著青春氣息和創業活力的個性創意“夢工廠”,幾十名大學生集聚這裡為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而努力。在這個最具爆發力的“創客”陣營,無數大學生創客的夢想被點燃。

“高共享、低密度”的綠色創業環境,加上充滿個性的各類創意元素,憑藉著開放、聚合、融創三個理念的完美聚合成功搭建了產生創意、大膽創新、成功創業、勇於創造的平臺,“勝溪創領”創客空間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的莘莘學子。每天穿梭在這裡的身影,是一個個年輕的大學生“創客”,藉助於勝溪創領提供的創業教育、拓展實訓、導師對接、創業競賽、項目孵化、項目路演、創業研究等“一站式”服務,實現創業夢的同時也提升了孝義地域文化產業的內涵及品質,服務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對於大學生創客而言,只要腦袋裡有閃光的創業點子,即可拎包入住。”除享受創業導師對接外,勝溪創領還專門針對構建創業和就業兩軌並行的畢業生輸出通道的培養目標,聘請具有多年創業、從業經驗的導師對學生創客項目進行專業輔導。

影視音實訓平臺,大型“綠背”為學生進行攝影或者拍攝微視頻、VR(虛擬現實)、微電影、動畫製作等提供了方便,創客們可以在這裡輕鬆進行3D等高端影像的製作和處理,實現平面視頻到立體視頻的擴展。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大學生創客們三三兩兩坐在創領咖啡吧裡,或一杯咖啡、或一杯果汁,或一本書籍、或一臺電腦,他們在輕快優雅的氛圍中交談著,大學生創客的思想交流、碰撞與合作也在不斷深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正是依託企業孵化、項目孵化、拓展實訓等創客空間,僅2016年該院學子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的團隊共有121支553人,在大學生金相大賽、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iCAN創新創業大賽等科技類、創新創業類競賽活動中,多次獲國家級、省級一、二、三等獎,受到省級以上獎勵128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創業項目通過孵化逐漸落地並轉化為成果。自媒體項目“腦強王者”,創業學生通過遊戲解說視頻在網上獲取點擊量而萌生了創業想法,通過專業導師指導,利用3D打印技術開發遊戲周邊,目前企業已經逐漸走上正規,產生效益。

“勝溪創領”眾創空間碩果累累,已然成為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最具爆發力的“創客”陣營。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大學生創客﹃拎包入駐﹄,享受勝溪 創領提供的﹃一站式﹄服務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床等金工實踐設備應有盡有 實訓工廠一層車間內數控機床、銑

資深的“好教授團隊”

“沒有理論世界走不遠,沒有實踐世界走不動。”華北金工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山西金工教學研究會理事長、現代科技學院金工教研室主任郝興明教授以此為座右銘,長年在該院上課培訓,為該院“好教授團隊”主力,同時還是國家級教學團隊主要成員,編著出版有國家級十二五規劃金屬工藝學教材、工程訓練教材、機械類專業英語教材等,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山西省金屬工藝學精品課程獎、太原理工大學本科教學比賽一等獎、現代科技學院優秀教師等榮譽。

工匠精神,精雕細琢;十年磨礪,揮斥方遒。同時,該院還擁有一批技藝精湛的資深專業技師,為學生做實踐導師。在“實訓工廠”課堂上,63歲的鉗工、車工、銑工師傅蘇維平為他的學生們拿出了一個“鐵判官”,“這個標準模具就是產品合格與否的量度,正負超過0.2毫米、不能通過模具的產品,就要被判定為不合格。”

“工藝中刀具的選擇、進給量的設置、機床主軸轉速,包括加工順序的選擇等,都要靠平時日積月累的實踐經驗來決斷。”63歲的車工趙建宏和62歲的銑工陳彩榮對實踐操作的重要性深有體會。車間所有的普通車床、銑床、數控車床,他們都能熟練操作,指導學生團隊製作的無碳小車等獲得國際國內各類大獎。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样本

影視音開放實訓教室內,學生正在進行VR體驗

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全景

專業實踐的深化,不僅打牢了學生的應用能力,也激活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滑翔飛機、創意水車、無碳小車……陳列室整齊列隊的寶貝,都是由學生創新團隊自主設計、獨立製作的。

崔璐是該校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她的課餘時間都“泡”在了實驗室裡。從“夢想家”,到學會使用各種儀器進行金屬、陶瓷、高分子材料、半導體或複合材料的一系列實驗和實踐,讓她對專業知識的應用由表及裡,在金工實習中,她還學會了做錘子。通過實踐帶動創新,不僅學生的知識學活了,學科專業建設也取得了新突破。

談及大學生工匠養成秘訣,黨委書記吉育峰有自己的見解,我們是依託太原理工大學所辦的一個獨立學院,理工大學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尤其是許多老師實踐能力也非常強,所以我們就從理工大學和優秀企業中遴選一些非常適合的老師充實到好教授創客工廠。在這裡,好教授以項目化來運行,每一個項目都對接創新實踐類的選修課,好教授的這些項目呢,一方面是和企業聯繫比較近,另一方面呢學生特別喜歡這些項目,所以很有市場,學生們我們叫創客,希望創客在好教授創客工廠的項目的指引下、引導下,能夠鍛鍊自己,能夠使自己的一些創新思想、創新思維得到提升、得到印證。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