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導讀: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為什麼企業越大,反應速度越來越慢?為什麼企業越大,競爭力反而越弱?你的企業或許已經陷入“巨嬰”狀態!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我把企業裡面的“巨嬰”現象,分為“人”和“事”兩個大的方面。

體現在“人”上的“巨嬰”現象

1、被服務的心理多,服務的心理少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很多管理者原來在基層的時候,他的動手能力是非常強的,但隨著他做到中層管理、高層管理的時候,很多的事情他都不會做了,這就是中小企業裡面“巨嬰”現象的一種體現。

也許在你企業或者在你身上也發生了同樣的問題,希望你能夠進行內觀,並去關注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

2、理論多,實踐少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這種情況也是中小企業裡面“巨嬰”現象的一種體現,員工的素質都很高,管理人員也都挺有水平的,但是落地執行能力差。

由此導致在很多企業裡面開會的時候,形成相互推諉,相互扯皮的現象,老闆坐在旁邊,聽著大家講的都有道理,問題也都知道在哪裡,但誰去解決問題,最後似乎都落到了老闆身上。

3、想得多,做得少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我經常會去到企業裡面跟老闆、管理者進行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經常會聽到老闆、管理者講:“我有什麼好的想法,但是因為A因素、B原因、C問題,最後沒有實現”。

這反映的就是中小企業裡面人的執行能力差,沒有執行的能力,天天就是空想。

從人的上面來講,我覺得中小企業裡面的管理者普遍存在三種“巨嬰”的心理狀態:被服務的心理需求大於服務的心理需求;理論多,實踐少;想得多,做得少。

體現在“事”上的“巨嬰”現象

1、流程多,執行少

尤其是中小企業(都不缺程規章制度,但是企業裡面規範化的流程執行情況怎麼樣呢?我想各位老闆、管理者朋友們比我更清楚,因為你們天天都在企業裡面,深有體會。毫無疑問,流程多,執行少這種“巨嬰”現象是不提倡的。

2、方案多,動作少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講的再直接一點,就是“變懶了”,都想著被服務,沒有服務他人的心態了,沒有動手能力了,沒有執行能力了,沒有落地能力了。

解決方案

薪酬全績效模式 ——做結果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實現利益趨同、思維統一——適用於企業高管、部門經理、一線核心員工。

管理層作為企業核心崗位,他們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佔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這種模式,其特點就是,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員工的工資收入與他的價值貢獻全面融合,讓員工為自己幹、為自己加薪,全面激發員工創造顯性價值的熱情。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佔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即通過對員工創造的結果和價值進行量化,與員工所得的報酬進行深度掛鉤,強調以“結果”和“價值”換取報酬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薪酬全績效模式。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對員工來說:

1;日常工作有了目標,知道自己重點抓哪些;

2;工資拿多少要靠自己而非老闆;

3;多勞多得,少幹少拿;

4;只要做的比過去好,自然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

5;有6-8個加薪渠道,激勵員工主動積極幹,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

對企業來說:

1;員工沒達到平衡點,說明工作做的不到位,自然拿不到高薪;

2;員工達到平衡點,說明員工狀態穩點,做的不比以前插差 ,做的很不錯;

3;員工超過平衡點 ,說明做出了更好結果,自己能拿更高工資,企業獲得更高利潤。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

書內附數十個行業設計案例,同時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

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拼命幹趕不走?

該銷售經理之前的薪酬模式是底薪+提成。

而平時為了拿到高提成高工資除了銷售業績,其他一律不關注。員工的成長自然更不過會關心,銷售人員流失率極高,企業人力成本也增加。

作為銷售經理,銷售旺季員工可以拿到高提成高收入,淡季時,拿不到高薪酬,就會有著跳槽的意願。

那現在,我們可以將銷售經理的薪酬方案這樣設計: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一、首先,找出該崗位6-8個崗位價值點

將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的指標與銷售經理薪酬想掛鉤。

這些指標包括銷售額員工培訓,團隊業績、人創績效、回款率、毛利率等等

二、然後設置平衡點(老闆認可,員工滿意)

平衡點一頭連著企業利益,另一頭連著員工的利益。

平衡點有多重提取方法:1;盈虧平衡點;2歷史均值;共識點;同期可比值等。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三、最後,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5. ...

實行KSF薪酬模式之後:

管理者尤其關注團隊的營業收入,想盡各種方法創造業績;

員工培訓這一塊開始重視起來了,員工更加有歸屬感;

管理者工資增加,工作更有積極性;

團隊氛圍比之前好了,員工之間,管理者與店員之間關係更加融洽;

人員流失率比之前低了10%,部門結構更加穩定。

為什麼企業越大越不盈利?警惕你企業的“巨嬰”現象!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6-8個加薪渠道 ,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而言,員工更加積極工作,創造了更多更多的價值,拿到 高薪是應該的,而且企業是拿出員工創造的超額利潤部分給員工加薪,不會增加企業成本。

在這樣模式下,老闆是希望員工拿高薪的,因為員工拿高薪說明結果導向做的好,做出貢獻高,企業也一起獲利,這就叫共贏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

書內附數十個行業設計案例,同時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