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4萬人屬於「未識別民族」,他們與56個民族有什麼區別?

通常,民族是在經過了長期的歷史發展後,形成的穩定共同體,在以前科技不夠發達的時候,由於部分群體所處的地方比較偏僻,因此多年來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族群特點,通常在族群的語言、文化、歷史、信仰以及各種生活習俗習慣上都不一樣,通常這樣的一個群體就屬於一個民族。

中國64萬人屬於“未識別民族”,他們與56個民族有什麼區別?

大家應該都有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全國擁有56各民族,這是我國經過調查統計後正式確認的民族數量,而在這56個民族中,漢族的人口所佔的人數最多,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總數的91%,而其它55個民族的人數偏少,因此我們將這55個民族成為少數民族。

中國64萬人屬於“未識別民族”,他們與56個民族有什麼區別?

但其實,我國除了56個民族以外,還有一群未識別民族,在我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他們的總人口數量達到了640101人,這是一群未被我國認定為獨立民族的一個特殊群體,又或者說他們的民族辨析度不夠高,身份不夠清晰因此沒有得到官方承認的民族。

中國64萬人屬於“未識別民族”,他們與56個民族有什麼區別?

我國會對這些未識別民族進行認定,如果他們持有不同的意見,官方就會在民族民稱後面進行加註,例如“納西族(摩梭人)”,在這個群體中,還有一些是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的情況,他們可以在身份證上填寫自己的民族,但卻要在民族的後面備註上“入籍”二字。

中國64萬人屬於“未識別民族”,他們與56個民族有什麼區別?

中國這些未識別民族大部分生活在西南地區,生活在貴州省的最多,另外,生活在雲南、西藏、浙江、廣東、廣西、江蘇的未識別民族也都超過了一千人,由於我國對少數民族在生育、經濟、教育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特權,因此成為一個少數民族能夠有不少好處,所以很多未識別族群都會要求進行識別,你們對於未識別名族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