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高負債房企這顆金融「炸彈」,切勿操之過急|安邦智庫

拆除高負債房企這顆金融“炸彈”,切勿操之過急|安邦智庫

從去年開始的房地產嚴格調控已經一年有餘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至今仍處於高壓之下。然而,和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不一樣的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在這樣的壓力下卻顯現出困獸之鬥的態勢。驗資、全款、聯合中介刻意營造房地產火爆的假象,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而這種情況的背後和國內房地產負面預期形成不無關係,更讓人擔憂是否隱藏著金融風險。

“炒房時代”終結房地產商的資金鍊趨緊

即便是最堅定的房地產大佬,如今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看法也在改變。在八月三十一日,融創主席孫宏斌便表示,“如果不住,就沒必要買房子,還是買股票吧!其實從孫宏斌的態度我們不難看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下,炒房已經無路可走;買房也是為了居住加適度投資,如果根本不住也沒有買的必要,指望房價大漲賺錢的時代過去了。我們有理由相信,樓市調控並不會放鬆,而且還會更加嚴峻,人們的預期也在正在發生改變。

不過,安邦真正擔心的並不是房地產市場的冬天,作為長期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的獨立智庫安邦,對中國后土地經濟的觀察已經持續數十年的時間,安邦擔憂在國內房地產市場下滑的背後是房地產商的債務風險上升。從負債率來看,在已披露半年報的內地房企中,總資產規模100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3家,平均淨負債率72.64%,比上年同期增長了8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企業一年內到期的借貸在總借貸中的佔比也呈上升趨勢。最新總資產排在前五名的企業依次為碧桂園、萬科A、保利地產、華潤置地和龍湖地產。除龍湖地產外,其餘四家房企在今年上半年的負債比率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碧桂園則排名第一。安邦相信這樣的負債率與此前頻發的碧桂園安全事故也存在某種必然的聯繫。

毋庸置疑,在調控持續趨緊之下,房地產商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大增。一方面是企業負債率的增加和短期債務的增長,另一方面是融資受阻叫停和樓市嚴厲調控。對於房地產商來說,市場銷售轉弱、銷售規模不達標等市場風險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值得擔心的問題是房企的資金鍊!國內房地產商大多是高負債經營,尤其是對於靠走量、資金快速週轉的大型地產商,資金鍊就是生命線。在史上最嚴銀行房貸政策調控下,地方性銀行房貸已經收縮明顯,個人住房貸款上半年出現投放規模和比例下降的情況,房企開發貸則下滑得更為明顯。

高負債房企或引爆金融風險

房企面臨的巨大金融槓桿和資金週轉壓力,如同定時炸彈一樣影響著金融安全和經濟穩定。作為資本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的金融屬性,房地產貸款餘額佔全國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的比重為27.7%,大型房地產商承擔著鉅額債務,其中碧桂園的總負債達到1.2萬億人民幣,萬科的總負債規模達到1.1萬億人民幣,保利地產的總負債也達到6500億人民幣,均達到中型金融機構的規模,也使其個個形成“大而不能倒”的角色,它們牽涉到眾多銀行,也關係到眾多個人購房者。如果加上其他融資方式,房地產業的總債務規模至少應該在45萬億元左右,將超過了我國GDP總量的50%。可以認為,現在國內每一個高負債的房地產大佬,頭上都頂著一顆金融風險的“炸彈”。一旦炸彈爆炸,將會引發威力不小的金融風險。

安邦預警,如今宏觀上去槓桿、產業上的結構調整,都要求中國經濟擺脫房地產行業的綁架,但由於房地產以及房地產金融的巨大規模,又使得對該市場的調控投鼠忌器,只能慢慢拆彈,逐步釋放風險。但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形勢急轉,出現一兩家大型房地產商資金鍊斷裂的可能性,有可能引爆金融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