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發展旅遊,爲什麼粵西濱海游熱不起?

提起粵西,海鮮、沙灘、田園、貧富差距、石化……這些都會成為人們口中的關鍵詞。

在這些詞彙中,石化與其他詞語格格不入。一個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名中,位列第一的行業,似乎並沒有改變粵西的貧富差距的問題,反而帶給了民眾無限的糾結。

說到經濟,粵西人並不認可石化行業的貢獻,反而總會遺憾粵西無限的濱海風光,擁有這麼長的海岸線,為什麼就發展不起來旅遊呢?

都說發展旅遊,為什麼粵西濱海遊熱不起?

尷尬的方位

粵西濱海三市是陽江、茂名和湛江。

陽江濱海旅遊應該是發展的比較好的,這主要因為珠三角區域的輻射作用,兩三小時的車程也是家庭自駕遊可以接受的範圍。

相對而言,茂名和湛江就比較尷尬了。

一方面,交通確實不方便,特別在節假日,這兩市開車回來的人估計都深有體會,就算到茂名也要至少5個小時,現在雖然多了一條汕湛高速支線,但瀋海高速又開始大修,對粵西人來說,也許這是上天開的玩笑吧。

而更讓粵西人介懷的,則是深湛高鐵高鐵的開通,票價成為廣東各條線路的最高,特別是比境況相通的粵東線高出一個頭,被粵西人稱為“水魚號”。這樣的票價下,讓同樣以濱海遊潮汕地區具有了速度的優勢。

另一方面,粵西與海南相鄰,在這樣的交通環境下,直飛海南或者時間更短,而海南的海島遊賣點上比粵西也更有噱頭,想中長途旅遊的人自然會首選海南,而且海南自貿區的發展,將會給這座寶島帶來更高的含金量。

都說發展旅遊,為什麼粵西濱海遊熱不起?

珠海海邊

無序的發展

在廣東省上半年的旅遊滿意度調查中,濱海遊是最不受歡迎的,其中貴、體驗差和衛生情況成為被吐槽的主要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粵西以純生態為主的濱海遊景區,要發展必須要跨越的坎。

第一,為什麼貴?首先體現在門票和收費上。對於去過海邊旅遊的人都有體會,特別連淡水洗腳等都需要交錢,讓人體驗比較差。而在景區吃飯,那就更是一個大坑,海鮮本來就貴,加上標價上不透明,吃一頓下來可能會發現錢包都被掏空了。

其實,粵西人呢真的有心打響海鮮品牌,不妨參照韓國人的經驗,由政府設立透明統一的海鮮市場,現買也可以現場做,真正把價格透明化的同時,也給想吃海鮮的旅客一個良好的體驗。

第二,體驗差主要在於海灘開發不完善,在粵西海邊除了看海,最多就是洗個澡,坐個香蕉船之類的初級體驗。這樣原生態的操作,也許在以前是可行的,但在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態度是不行的!!!

看珠海的發展,基本已經把沿海和城市建設和管理融為一體,設置綠道、公園,引入市政管理,讓濱海遊能夠有更多的自助玩法,也保持了整潔,而不是進一個門,看一群人,洗一個澡就回去了。

都說發展旅遊,為什麼粵西濱海遊熱不起?

梅州客天下

未來的方向

當然,以上所說的,最關鍵在於一個字:錢!

茂湛有錢嗎?在廣東來說至少不敢說太差,茂名號稱粵東西北頭名,湛江更是大項目連連,為什麼如茂石化之類的就難以反哺城市建設呢?

在梅州,這個GDP在廣東排名倒數的城市,也能打造出“客天下”這樣的旅遊品牌,把客家文化打造成為吸引旅遊的IP,如果說交通,相信梅州並不比茂湛方便多少,但“客天下”的口碑卻一直名列廣東前茅。

看湛江,這個GDP比茂湛壓著的城市,在引入長隆水上樂園之後,成為了全國人民都想去一趟的城市;而就算佛山這樣的“內陸”城市,由美的領銜建設的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順德和園等旅遊園區,結合本地生態和文化特色,也吸引了眾多廣東人前往。

而在茂湛,擁有雄厚的國企資本,擁有獨特的生態環境,擁有令人垂涎的海鮮和農副產品,也擁有多彩的疍家文化等。

那麼,粵西人,差的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