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看這組數據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電影市場極為低迷,全年的票房不到10億元人民幣,以1998年為例,這一年《泰坦尼克號》在中國收了3.5億票房,一部電影占了全年總票房的三分之一強,這個佔比要遠高於去年《戰狼2》與全年總票房的佔比,而這一年最賣座的國產片票房卻只有4000萬。馮小剛就是在這種行業背景下,開拍商業電影的,我們來看看他主要作品的票房戰績。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看這組數據

1997年馮小剛的賀歲電影《甲方乙方》的最終票房是3600萬,排在全年所有上映電影的第9位,不算太亮眼,這一年表現出色的國產片,還有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票房為4600萬,成龍的《一個好人》是那一年在內地的最賣座華語片。

1999年,馮小剛第二部賀歲電影《不見不散》上映,收入4300萬票房,是年度票房冠軍,超過了在內地上映的《星球大戰前傳:魅影危機》的票房。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看這組數據

2000年,馮小剛有兩部作品上映,一部是喜劇片《沒完沒了》,一部是劇情片《一聲嘆息》,兩部電影票房都不俗,分別收入3300萬和3000萬,分列年度票房第二和第三,這一年的票房冠軍是《生死抉擇》,票房高達1.2億,但這部電影的票房,並非商業運作的結果。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看這組數據

2001年,馮小剛的《大腕》票房4300萬,列國產片第一,在年度總榜上僅次於《珍珠港》。

2003年,馮小剛帶著他的《手機》再度歸來,影片收割5300萬票房,這個數字是那一年的最高成績,兩部《黑客帝國》的中國票房也都只有4000餘萬。

2004年是國產電影大發展的一年,馮小剛的《天下無賊》收割了1.2億票房左右,這一年的票房冠軍是周星馳的《功夫》,亞軍是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天下無賊》排第三。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看這組數據

2006年,由於張藝謀和陳凱歌古裝電影的大賣,馮小剛也拍了一部精緻的古裝電影《夜宴》,華誼對這部電影期望值很高,但最終票房是1.3億,排年度第二,而那一年的冠軍《滿城盡帶黃金甲》賣了近3億。

2007年,馮小剛首部戰爭片《集結號》大賣,影片票房2.6億,是那一年最賺錢的國產片,在總榜上僅次於《變形金剛》。

2008年,馮小剛憑藉《非誠勿擾》再度回到年度冠軍的寶座,力壓當年的史詩大片《赤壁》。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看這組數據

2010年,《唐山大地震》以超過6.5億的驚人票房,成為國產片票房冠軍,在總榜上僅次於這一年年初上映的《阿凡達》。這也是馮小剛電影最後一次進入年度前三,此後,他的作品票房再未進入年度三甲。這一年的《非誠勿擾2》也賣了近5億票房,可以說這一年是馮小剛最輝煌的年份,但從此之後,他的商業價值開始衰減。

2012年,《1942》億3.7億票房排在年度榜單第11位。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看這組數據

2013年,炒冷飯的《私人訂製》竟也收割了7.1億票房,位列年度第四。

2016年,《我是李雪蓮》收了4.82億票房,排在年度榜單的第30位,而這一年周星馳的《美人魚》已賣過30億。

2017年,《芳華》大賣14億,不過也只能排到年度第八,華誼的另一部電影《前任3》排在了第四。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看這組數據

由此可見,儘管最近幾年馮小剛作品在商業上下降趨勢明顯,但他本人仍可稱為國內一流的商業片導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