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案大考如期將至:P2P迎接「生死關」

從系統的開發測試到上線,從業務的開會審批到系統審批,從企盼第一個投資人到期待第一萬個投資人,P2P在青澀中成長,在風險中磨礪,終於脫穎而出,小有名氣。然而月總有陰晴圓缺,市場也總有高峰低谷,P2P路在何方?

眾所周知,2016年是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元年”,2018年則被稱為P2P平臺的“生死存亡年。這也意味著,P2P行業將要走向規範發展道路,投資安全性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通過合規合法途徑備案,受到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因而在當下,各大P2P平臺能否通過備案這道“生死關”,就要看真正的實力了。

備案大考如期將至:P2P迎接“生死關”

備案就像一個獨木橋,要想輕鬆的過橋,沒有兩把刷子,誰也別想簡單的過去。由此可見,“大分化”和“大突圍”成為2018年P2P的2個重要關鍵詞。所謂大分化,是從行業層面看,平臺之間將加速兩極分化。至整改結束時,大量的尾部平臺會因為監管及經營原因不得不退出行業,平臺數量進一步萎縮的同時,強者恆強效應會凸顯。屆時,行業“汙名”洗去,備案後大平臺或苦盡甘來。所謂大突圍,則是對當前的頭部平臺而言,在享受“大分化”紅利之前仍有一戰。

現金貸新政之後,槓桿率監管成為融資類金融業務的常態,這意味著,在資本制約下,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難以做大,資產驅動盈利的業務模式不再奏效,要想獲得高盈利,唯有走輕資產運營模式,靠交易量驅動盈利,而P2P無疑是最靠譜的交易量驅動盈利的模式之一,而這又主要體現在以下景象:

景象1:再提互聯網金融,政策鼓勵進入集中期

2017年以來,各方對網貸行業的整頓效果都較為滿意,這對投資人來說無疑是好事。特別是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互聯網金融工作,並要求進一步防範和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推進網貸行業進入正常發展軌道。而這就從政策層面為P2P下半場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有了監管層面的再一次肯定和鼓勵,P2P自然將走得更遠,也更讓人放心。

備案大考如期將至:P2P迎接“生死關”

景象2:備案大考如期將至,牌照監管時代到來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備案是今年的頭等大事。通過備案將會讓一些優質的平臺脫穎而出,雖然目前各大的備案進度不一,但是不管怎麼說,對網貸平臺的合規驗收已難以避免,這也將極大地保障了我們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實為利好之事。

景象3:新金融技術層出不錯,用戶體驗更多優質

2018年,人們對新技術的關注度明顯提升,這些新興的技術不但和互聯網金融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也和我們投資理財有著不少的關聯。不管是基於虛擬貨幣的區塊鏈技術,還是基於數據交換支撐的雲計算,這些都有效地改善了金融環境,提升了金融交易效率。

由此可見,新的巨頭已然跨界而來,通過“生死關”後的P2P對我們投資者也將帶來重要的理財影響:

1.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

過去10年,由於P2P行業處於無監管、無准入門檻、無行業規則的三無狀態,而且時不時就有P2P平臺負面消息,搞得P2P聲名狼藉、怨聲載道,不少投資人對P2P也是忐忑不安、擔心會血本無歸。因此,呼籲“監管”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多。P2P的合規監管相當於設立隱形的准入門檻,這樣可以把那些實力不足,專業度不夠的組織或團隊排除在外。

從這個方面來看,P2P的合規備案監管,無疑是加強對P2P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幫助普通投資者把一些不合規,實力不足的平臺踢出行業。所以,P2P平臺的合規備案,關係著投資者投資的資金安全。

2.加速投資紅利減少

P2P平臺的投資收益在逐年下降,這也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如P2P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合規的成本,當然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而P2P合規備案會對投資者的投資產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安全性提高;降息,投資紅利減少。

備案大考如期將至:P2P迎接“生死關”

所以備案後的P2P,無論是出於對自身的健全發展,還是出於投資者資金的安全考慮,都是有利無害的。它是需要一個過渡,無論是從政策上,還是市場上都是一步一步在邁向正軌,走向合規,轉變是需要過程,政策也在不斷扶持,監管也已到位,P2P網貸的寒冬已過去,春天已經到來。所以投資者切勿黯然離場,未來的P2P將會朝著安全穩健的軌道越走越遠,越走越輝煌。

溫馨提醒:監管層對P2P平臺備案成功後,可以保護你的資金安全,但並不能代替你判斷平臺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因此,在P2P平臺的選擇上,你還要全方位分析,多方面考慮。

備案大考如期將至:P2P迎接“生死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