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感支付來了!支付寶、微信都要OUT了

4月17日,中國建設銀行攜手中國銀聯,在深圳正式打響“無感支付”第一槍。這標誌著,電子支付領域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支付方式。從應用角度看,無論是高速支付、停車繳費、加油,還是醫療、取款、無人超市,都可以使用無感支付方式,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

無感支付來了!支付寶、微信都要OUT了

所謂“無感支付”,它最初由深圳機場、中國銀聯、民生銀行等單位聯合推出,是通過停車場車牌識別技術與銀行卡捆綁而實現的快捷支付服務。而4月17日深圳建行推出的無感支付,就是基於次技術,用戶只要在手機銀行裡將車牌與號碼62開頭的銀聯信用卡綁定,那麼車牌就相當於信用卡的功能,去停車場、加油站等地,直接進行車牌識別進行扣費。無需現金、無需銀行卡、無需手機,無感支付的推行,可謂是支付領域的又一鉅變,吸引了大量群眾的目光。

無感支付來了!支付寶、微信都要OUT了

筆者認為,在這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無感支付應運而生,符合時代潮流,又迎合用戶心理,它的市場前景樂觀明朗,未來可期。

首先,無感支付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充分抓住用戶的心理,將簡單便捷發揮得淋漓盡致。使用無感支付,日後出門再也不用攜帶現金,不用攜帶銀行卡,甚至可以不帶手機,省去掃描二維碼、收入密碼支付的環節,路過加油站,你甚至不用打開車窗,掃描車牌就可以進行繳費,這樣的支付方式怎麼能不吸引人呢?

無感支付來了!支付寶、微信都要OUT了

其次,無感支付應用空間廣闊,儘管目前主要應用在車牌識別上,但在別的領域,比如醫療、取款、無人超市等,無感支付仍然具有應用價值,且可以廣泛使用。比如醫療方面,看病難也是現代人面臨的一大挑戰,而無感支付如果進入該領域,可以輕鬆解決了看診過程得不到有效指引的問題。而在新零售、無人超市的風口下,無感支付的介入可以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購物體驗。

雖然無感支付有著諸多優勢,但目前仍然存在著侷限之處。比如當下無感支付只應用於車牌識別上,別的領域暫時還無法推廣,覆蓋面相對狹窄。且目前無感支付的安全問題、普及問題等諸多問題仍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無感支付來了!支付寶、微信都要OUT了

此外,無感支付的推出,對於微信、支付寶、京東等平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目前,最為普遍和簡便的是依託支付寶、微信等平臺進行的手機支付,而無感支付顯然比他們更加簡便,雖然現在無感支付只能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使用,但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衝擊到微信、支付寶,畢竟有更簡便的方式去繳納加油費、停車費、高速費,人們又何必使用別的支付方式呢?

但同樣,無感支付對微信、支付寶等平臺也是一個機遇,微信、支付寶等平臺完全可以自身使用無感支付,目前看來,他們有此想法並且已經付諸於實踐。支付寶和微信上線高速“無感”支付功能,車子開過去的時候,收費站的攝像頭在識別車牌後,會自動從車主的支付寶或微信錢包里扣取高速通行費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支付方式在幾年間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感支付不是開始,也不會是結束,還有一些有趣的設想支付方式尚在研究實驗階段。比如VR支付,使用者可在VR環境下進行購物與支付,支付動作則通過凝視、點頭、觸碰等簡單交互方式完成。說不定在不遠的未來,這種“花錢不眨眼”的支付方式,我們就可以普遍使用,而VR也的確有可能將支付帶入一個更新的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